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anhua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尿毒清颗粒。观察治疗前后血β2微球蛋白(βMG)、
干酪成熟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是残存在干酪中的酶与乳酸菌发酵剂中的蛋白酶和肽酶催化酪蛋白降解,生成典型干酪风味的过程。通常干酪成熟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需耗费的时间较长,成
目的:观察中药实脾饮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实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版权法律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网民总人数超过1.1亿人,网站数量超过69万个,互联网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影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均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结果能明显改善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症状,总有效率93.11%,疗效与病程、病情相关。结论桂枝汤加味治疗
清末监狱改良是新政法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监狱近代转型的起点。本文拟参考《申报》、《时报》、《大公报》、《东方杂志》等原始报刊资料,结合官方档案,以京师及江浙
由于无线语音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风、雨、雷、电的干扰;还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干扰及通信设备内部电噪声等的干扰,使得原始的纯净语音成为被噪声污染的带噪语音,从而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比强度、耐腐蚀、抗疲劳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加固领域。在CFRP加固混凝土构件研究中,两种不同材料共同工作的基础是粘接界面
快速准确获得回弹量是实现冲压件回弹控制的关键因素。针对冲压件的回弹检测,提出了基于Geomagic Qualify的检测方法。利用Geomagic Qualify的强大比较分析功能,对冲压件的点
大量施用氮肥一直是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较低的氮肥利用效率,引起稻作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下降,影响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明确水稻氮素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鉴定与评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