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们正身处一个被网络深刻影响的时代,并且这种影响将继续扩大,变革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等。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忽视语言的力量,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并且作为新时代下的产物,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索网络语言背后的成因,就是探索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网络语言的出现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应运而生的产物。网络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使我们不难理解网络语言的诞生。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网络语言,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语言开始引起一些语言学家的注意。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中一个新兴并充满生机的学科,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兴趣。模因论是一种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提供给了人们一个了解世界和生活的更具根源性的解释。模因以模仿为基础,是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单位,它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像病毒那样到处传播。模因的这种传播特性使它与网络语言的传播有一种天然的内在联系。生物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网络语言。对网络语言来说,它们有自己的模因筛选标准。本文旨在从模因论的视角对中英网络语言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从相关网站收集现今流行于中国和美国的一些网络用语,分类和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并从模因论的角度对其成因给予阐释。本文主要围绕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语言模因是如何得到广泛传播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发现,中英网络语言的构词方式和用户成分十分相似,但在网络语言的内容上却有较大差别,这与两者文化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从模因的角度分析,两种语言模因都遵循了相似的传播特点。从模因论的角度对中美网络用语进行的对比研究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以此可以关照到网络语言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如何演变转化的,为模因的进化观点提供了补充和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