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双生病毒/卫星复合物伴随的DNA1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并已在多种作物上造成毁灭性危害。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我国广西、云南和海南等地也相继发现烟草、番茄、南瓜和番木瓜等多种作物遭受双生病毒的危害。近年来,在寻找胜红蓟黄脉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AYVV)和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CLCuMV)的致病相关因子的时候,发现了两种小分子DNA,分别称为DNAβ和DNAl。DNAl分布广泛,但是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为了明确DNAl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双生病毒进化上的影响,我们对从云南省采集的双生病毒样本中的DNA分子开展了研究。 利用PCR及Southern印迹在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 shoot virus,TbCSV)的分离物Y35和Y115中发现DNA1分子,DNA1是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并且只与含卫星DNAβ的TbCSV分离物相伴随。免疫捕获PCR实验表明DNA1分子包裹在双生病毒粒子中,并伴随病毒由烟粉虱传播。 对云南烟草、番茄、胜红蓟、赛葵和稀硷等作物的近300个双生病毒分离物,进行PCR鉴定,发现只有在烟草、番茄、胜红蓟的部分分离物中检测到DNA1,并且这些分离物都是由双生病毒和DNAβ共同侵染的,但不是所有含DNAβ的双生病毒都存在DNA1。对28个与含卫星DNAβ的双生病毒相伴随的DNA1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比较发现,DNA1分子大小为病毒DNA的一半,与双生病毒DNA-A和DNA-B几乎没有同源性,并具有以下保守的结构特征:含有在大多数矮缩病毒属病毒(nanoviruses)中保守的九核苷酸TAGTATTAC和双生病毒的茎环结构;病毒链都编码一个大小约为36~37 kDa的类似nanoviruses的复制相关蛋白;在编码Rep基因的ORE下游有一个富含A的区域(A-rich),A-rich的大小在153-169 nt,A的含量在52.3-58.4%之间。对28个DNA1分子的序列比较发现,它们的全序列核苷酸的相似性为66.5-99.7%,可分成四类,除Y89 DNA1外,其余三类分别与Tb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及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相伴随,Y89 DNAl的辅助病毒还有待确定。28个DNA1分子的Rep编码有315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都较保守,相似性都在88.3%以上,与其它报道的DNA1 Rep的氨基酸相似性
其他文献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工作日渐深入的市场发展新形势下,为更好地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有必要从加强对医院档案的创新管理工作方面展开.就目前医院的发展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档案
高血压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血管张力的持续增加,而血管张力主要受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上离子通道的调节,其中钾通道是调控 VSMC收缩和舒张功能的重要通道.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发
在便携式设备中,为延长电池使用时间以及得到波动小的直流电压,需要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低电压DC-DC转换器,因此高频率、高效率、低压输出成为开关电源的主要发展趋势。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设计研究所的重点科研项目“深亚微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理论研究与设计”为背景,本文对Buck型DC-DC变换器的设计原理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款适用于便携式设备的、高频率、高效率的同
学位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6%,血糖控制达标率却不到40%,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分级诊疗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由分级诊疗带来的患者就医格局的调整,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