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谷子幼穗分化进程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关系以及氮肥对幼穗分化进程、农艺性状、氮积累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晋谷21号、农大8号、农大10号、沁黄2号和青谷,这5个在山西种植较广泛且茎秆有差异的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幼穗分化的不同时期进行施氮处理(①T0对照,不施肥;②T1处理,6月26日施氮;③T2处理,7月6日施氮;④T3处理,7月16日施氮;⑤T4处理,7月26日施氮)。通过对不同品种幼穗分化进程的观察、分化时期的记录,以及对农艺性状、氮积累量、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幼穗分化与植株外部形态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可以用植株上的全展叶来判断谷子的幼穗分化阶段。在生长锥伸长期,晋谷21号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5片)的多2片叶;农大8号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6片)少2片;农大10号、沁黄2号、青谷生长锥伸长期的叶片有7-8片;一级枝梗分化期各个品种的全展叶片数在8片左右;二级枝梗分化期各个品种的全展叶片数在9-10片;三级枝梗分化期,除农大10号的全部展开叶在12-13片之间外,其余品种的全展叶片数在9-10片;在小穗和刚毛分化期,农大10号的全部展开叶数有13±1片,其余品种的全展叶片数在12±1片;在小花分化期,农大10号和沁黄2号的全展叶片数在14-15片,晋谷21号、农大8号和青谷有13+1片。2. 施肥对不同品种谷子幼穗分化进程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观察将谷子的幼穗分化期分为生长锥未伸长期、生长锥伸长期、一级枝梗分化期、二级枝梗分化期、三级枝梗分化期、小穗和刚毛分化期、小花分化期。穗分化时期施肥对不同谷子品种幼穗分化的各个阶段和总经历天数有显著影响,其中晋谷21号、农大10号和沁黄2号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类似:随着施肥时期的推迟,进入幼穗分化的时间延长,幼穗分化经历的天数缩短;施肥使农大8号提前进入谷子的幼穗分化阶段,且延长了幼穗分化的天数;施肥对青谷幼穗分化总经历天数的影响不显著。3. 施肥对穗分化时期植株外部形态的影响谷子幼穗分化期的株高呈不完整的“S”型生长曲线;幼穗分化期的茎粗呈“指数”曲线的增长;在幼穗分化期,植株的全展叶片数呈“线性”生长曲线。植株的干物质中在幼穗分化期间呈“J”型曲线增长,幼穗分化时期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呈类似于“对数函数”的增长模式。4.施肥对幼穗分化各阶段氮积累量的影响随着施肥时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的叶片和茎秆氮素含量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氮素在茎秆和叶片的积累量出现的高峰,仅随着品种的变化而变化,不受施肥时期影响。对照组氮的积累量和转移量明显低于处理组。5.穗分化时期施肥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时期施肥对谷子的产量有显著影响,晋谷21号在T1处理时穗数和穗粒数的增加抵消了千粒重降低,产量提高;施肥对农大8号的穗数和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千粒重的提高,产量提高。在T1处理时农大10号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都达到最大,说明农大10号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在T1处理对氮肥响应显著。沁黄2号与农大8号对氮肥施肥时期响应相同。施氮肥仅对青谷的千粒重影响达到显著。晋谷21号、农大8号、农大10号和沁黄2号在T3或T4处理,其小米甜味、鲜味、芳香类三类氨基酸中两类或三类显著提高;青谷的T2处理最佳。施肥会降低沁黄2号的营养品质。谷子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基本达到合成理想蛋白质的条件,营养价值较高。因此,通过施肥提高谷子的营养价值要因品种而异,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