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与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拇外翻畸形是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前足畸形,不同人群对拇外翻的诊断也存在差异,相对于国人来说,一般情况下认为拇外翻角(HAV)超过15°且存在前足区域疼痛症状,可诊断为拇外翻畸形。畸形一旦形成,很难通过保守的方法使其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结构。可造成前足疼痛、行走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疼痛症状逐步加重,当进展到一定阶段可造成整个前足疼痛、无力、行走不便等临床症状;与性别、年龄、遗传、穿鞋习惯等因素有关,常伴有外侧跖骨头转移性骨痛、足底胼胝体形成等,其中以第2、3跖骨最为常见。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常见于拇外翻患病时间长且畸形较为严重患者,由于拇趾外翻和和第一跖骨内收使前足生理结构发生变化,足底压力分中心向外侧移位,第2、3跖骨头较正常时所承受的体重比例更大,长期发展引起跖骨头疼痛。临床发现,部分拇外翻患者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拇外翻的存在是否与外侧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国内外学者尚存在较多争议,没有明确的定论。本课题将探讨拇外翻与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关系,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通过初步对健康体检人群中拇外翻及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病情况分析,了解拇外翻的存在与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生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影像学检查及手术操作了解当存在拇外翻时,第2、3跖骨头是否存在病变情况;最后,进一步通过对手术疗效分析,明确行拇外翻截骨矫形以及第2、3跖骨头截骨治疗后患者前足症状的改善情况。第一部分体检人群中拇外翻与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流行病学分析选取重庆市以及周边地区2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拇外翻畸形和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的筛查,了解其发病情况,初步探讨拇外翻和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在体检人群中类型构成、年龄、性别等分布情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1.1材料与方法1.1.1一般信息2012年5月-2012年7月,来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重庆市以及周边地区20岁以上人群共计2014人,其中男性909人,女性1105人,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7.5岁。1.1.2检查方法初步筛查包括志愿者姓名、性别、年龄、体重等,目测志愿者前足外观情况以及询问志愿者前足症状;复查包括前足部专科检查及对志愿者行足部X线片检查。1.2实验结果拇外翻畸形合计118人,患病率约为5.9%,其中男性17人,女性101人,女性拇外翻畸形患病人数远高于男性;第2、3跖骨头痛78人;拇外翻畸形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合计34人,患病率约为1.7%,男性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4人,女性30人。其中40-50岁年龄组拇外翻畸形患病人数最多,60岁以上年龄组拇外翻畸形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患病人数最多;拇外翻畸形及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病率在20岁以上健康体检人群中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统计学分析χ2值:88.433,P<0.000,提示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与拇外翻具有相关性。1.3结论通过对健康体检人群的患病率调查发现,拇外翻畸形的患病率约5.9%,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也逐渐增加,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拇外翻畸形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病率约为1.7%,且也随年龄的增大患病率逐渐增加,女性患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在不同年龄组拇外翻畸形的患病率与拇外翻畸形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病率略有差异,其患病人数最多组别分别出现在40-50岁年龄组与60岁以上年龄组,显示当存在拇外翻畸形的同时,年龄的增大与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生具有相关性。第二部分拇外翻及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影像学比较分析回顾分析拇外翻与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X线片表现,评估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生与拇外翻畸形的关系,探讨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相关性。2.1材料与方法2.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到2013年6月,收集拇外翻患者34例,男性6例,女性28例,左足15例,右足19例;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患者34例,男性8例,女性26例,左足16例,右足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拇外翻畸形诊断标准,且经保守治疗后症无明显症状缓解。2.1.2所有患者均行站立位足部X线片检查。2.1.3X线片测量和观察内容站立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畸形相关指标,包括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趾骨间角(IPA),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跖楔角(MCA),跖骨伸出长度(MPD)。分析X线片上拇外翻畸形与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患者相关指标之间差异,通过以上评价指标来评估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发生与拇外翻畸形的相关性。2.2实验结果通过相关指标测量和观察发现,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者,在拇外翻角(HVA)和第2、3跖骨伸出长度(MPD)上较拇外翻不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者总体偏大。2.3结论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患者X线片主要表现为拇外翻角(HVA)和跖骨伸出长度(MPD)的增大。根据足部生理解剖结构特点不难看出,当拇外翻畸形第一跖骨内收的同时,第2、3跖骨绝对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第2、3跖骨伸出长度(MPD)相对增加,提示当拇外翻畸形发生后,前足畸形的改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继而出现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第三部分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手术疗效分析通过临床手术疗效分析进一步验证跖骨伸出长度对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影响,分析改良Scarf截骨以及结合第2、3跖骨截骨术治疗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的临床疗效。3.1材料与方法3.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3年6月,共收集13例患者(13足),13例患者均为女性,均诊断为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1.4岁,病程6月~10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诉前足外观畸形、局限性疼痛、行走受限,保守治疗(更换鞋具、NSAIDs等)后症状仍无明显缓解。排除足部存在其他部位骨折、神经损伤、严重类风湿及感染性疾病。3.1.2术前评估术前了解详细病史及体格检查,常规X线检查包括足站立位正位、侧位片,评估足部畸形的严重程度,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畸形和异常。测量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第2、3跖骨伸出长度等指标。3.1.3手术方法改良Scarf截骨结合第2、3短缩跖截骨3.2实验结果13例(13足)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8个月(6到24个月)。术后6个月13名患者均对足的外观感到满意,未出现畸形复发,12例患者对临床疗效满意,无任何疼痛,1例患者诉长时间行走后足部疼痛,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等早期并发症,截骨部位均骨性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骨不连的发生。AOFAS前足评分,术前54.4±9.8分,末次随访88.1±3.0分(P<0.01)。负重位X线片相关指标测量:拇外翻角(HVA)术前40.6°±10.8°,术后21.4°±7.9°;第1、2跖骨间角(IMA)术前12.8°±3.1°,术后5.2°±2.7°;术后14.5°±5.1°;第2、3跖骨伸出长度变化:分别由术前9.9mm±2.1mm和9.9mm±2.4mm减小到5.2mm±2.6mm和5.3mm±2.7mm,(P<0.01),有统计学意义。3.3小结改良Scarf截骨结合第2、3跖骨截骨术治疗拇外翻合并第2、3跖骨头转移性骨痛具有外观纠正满意,疼痛缓解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其他文献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和任职以来,以倍受争议的方式处理中美经贸关系,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华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升级,中美贸易摩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国际关注。美国对华贸易
TBT    欧共体发布  G/TBT/N/EEC/177/Add.1和180/Add.1号补遗  欧共体于2009年4月15日发布了G/TBT/N/EEC/177/Add.1号补遗。主要内容:准备修订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98/8/EC,将鼠得克、丙环唑、二氧化碳、戊唑醇作为活性物质包括在附录I中。   关于G/TBT/N/EEC/180/Add.1号补遗,欧共体要求各成员国确保在市场上销售的磁性
法医鉴定中确定肾破裂并不难,但是当损伤与疾病并存时,伤后原有肾疾患病情恶化,要判断损伤者应承担多大责任,是法医鉴定中的难点之一,它还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裁定、民事赔偿、人身保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迅速,于此相关的会展配套物流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大。会展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物流业的支撑,展品具有复杂多样性以及较强的时效性,要求会展物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以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
循环水泵在热力系统中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如何使循环水泵在热力系统中安全经济地运行,并达到与热力系统的最佳配置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目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进行培养、检测。方法取患者痰标本做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以表型确认法检测ESBLS菌株。结果G^-杆菌中以大肠埃
2008年,美国人造成的那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们的众多媒体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返乡农民工。这是一个弱势的群体,他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儿女上学读书,背井离乡,别妻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超声引导下对35例肝脓肿患者行经皮肝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脓液引流、脓腔冲洗注药、
不全流产合并卵巢黄体囊肿容易误诊为宫外孕,现将不全流产合并卵巢黄体囊肿误诊为宫外孕1例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