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cle_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较量,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靠教育。体育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学校体育是人们学习体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体育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各项指标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延边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延边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全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现阶段加深对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视是绝佳的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对区域内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和总结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开展的各种因素,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对策,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同时对填补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空白,缩小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差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延边地区(8大市县)的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能够纳入学校工作之中,但是规范性较差;体育课开课率为100%,90.6%的体育教师能够完全按自己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84.7%的体育教师能够按教案进行授课,但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秋千、跳板、摔跤)的授课情况平均只有3.9%,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弱化”现象较为严重:体育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体育教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但中学体育教师学历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教龄较短、科研能力差;年龄结构出现年轻化;课余体育活动从整体开展一般,除课间操开展较好,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只有65.6%能够落实,早操基本没有;课余运动训练有93.6%的学校都能开展,但是大部分运动队都为临时组建,赛后解散。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体育经费严重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大部分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 通过研究结果分析:提出对于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体育场地和器材、农村人口负增长等是延边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