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sho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城市中保障居民生产与生活最基本的物理存在,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支持人类健康与福祉的生命线系统。因此,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及功能变化情况对于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系统失效过程,并提出相应的韧性提升建议与策略,为促进我国韧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微薄贡献。在此目标下,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进行重要性评价。依据已有研究,选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1 8个影响城市韧性的基础设施系统因素,结合国内城市数据,运用关联规则挖掘与复杂网络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进行重要性评价。研究表明,城市中水网、电网、移动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系统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影响,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更为关键;(2)探究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失效过程。通过网络建模方法,结合传染病仓室模型,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城市中爆发时,激增的患者对城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影响的动态过程,并以我国W市为例实现上述过程;(3)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的建议与策略。本文从城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系统、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整体二个角度提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提升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韧性提升提供了思路,为后疫情时代下提高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供了参考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其他文献
减小结构的地震波能量输入及增加结构耗能能力是控制结构动力响应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惯容元件的新力学元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惯容元件、弹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不同连接方式组成的惯容减振体系被广泛研究。然而,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选择合适的惯容减振体系以充分发挥惯容元件的优势仍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具备高效位移和地震波能量输入双重控制功能的新惯容减振体系(Dual fun
学位
隔震装置可在地震中保护桥梁,常见隔震装置有铅芯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及聚氨酯型高承载力支座等,为满足低温下桥梁的隔震需求,本文针对高承载力支座,基于聚氨酯材料优秀的可设计性,用共混法引入3-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共聚醚二醇(PTGL)对材料进行耐低温改性,并从材料改性后的性能、改性支座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桥梁中的隔震效果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先对材料进行表征性能试验、常温力学性能试验及低温下性能变化分析
学位
<正>可泡浓茶一杯(绿茶最好),加蜂蜜1匙搅拌,待蜂蜜完全搅匀后,用以漱口,然后缓慢咽下。每日3次,数次后便能使咽喉肿痛症状消失。
期刊
随着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地上交通拥挤成为常态,开发地下空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盾构法由于其自身安全、高效以及施工时不影响地面活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中,成为地下空间开发主要的工法之一。然而,盾构掘进时,刀盘刀具会出现磨损。特别在复合地层中,磨损现象更为显著。在面对建设水下或复合地层隧道等更复杂工况时,每次磨损换刀都承担极高风险。因此,对盾构刀具的磨损情况进
学位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机场投资建设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跑道基层施工作为机场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压实质量不足会大大削弱结构的强度和承载力,给飞机的正常起降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然而,目前压实质量检测仍以传统的环刀法、灌砂法等人工有损检测方法为主,检测过程耗时费力且会破坏跑道基层材料,同时工程中常采用的随机有限抽样检测无法有效地反映整个施工区域的压实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构建了表征压实度
学位
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产物,近些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新开工面积不断增加,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不断增大。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布置合理性对于工程建设目标影响显著。因此本文以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布置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预制构件堆场的动态布置,并基于系统布局设计理论和精益建造思想建立综合关系值和场地覆盖面积目标函数,构建装配式施工场地布置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使用差分进化算法(DE)对
学位
质量隐患整改单为监理单位下发给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的过程性表单,质量隐患整改单含有丰富的质量问题信息,对这些质量问题信息的知识获取和利用有助于工程人员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由于质量问题信息为非结构化文本信息且分散在不同质量隐患整改单中,工程人员对质量问题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造成工程人员无法有效利用已有知识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到充分的借鉴作用,进而影
学位
含硫废水中的硫离子(S2-)和亚硫酸盐S(IV)等有毒废物严重危害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其中S2-的处理主要通过空气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而S(IV)有望作为过硫酸盐替代物产生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物。针对含硫废水的相关特性,本研究以高锰酸钾为前驱体,聚苯胺为载体,制备得到锰氧化物负载聚苯胺(MnxOy-PANI)催化剂,用于治理含硫废水,通过催化空气选择性氧化S2-得到单质硫(S0),此外,构建基于S(I
学位
全面提升建筑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构建适配的技术创新模式能更高效地整合与利用内外部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是提升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研究尚未针对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取及优化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基于此背景,本文围绕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开展了如下研究:首先,本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以及
学位
建筑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等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劳动力生产率低等问题。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建筑业与信息技术不断结合,对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发布众多政策促进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如建筑企业信息技术投入较少、对信息技术依赖程度低等。因此本研究通过提出建筑企业信息技术效率这一指标,将建筑企业信息技术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