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竹子抗旱性评价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子属禾本科(Gramineae)的竹亚科(Bambusodeae),是一种优良的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景观效益,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绿化等方面都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我国的竹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在干旱少雨的广大北方地区应用很少,仅有少量竹种引种成功,无法满足北方常绿植物品种种植和生态工程建设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以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eata Mc Clure cv.Spectabilis C.D.Chu et C.S.Chao)、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 ex J.A.et J.H.Schult.)、观音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 ex J.A.et J.H.Schult.var.riviereorum R.Maire)、黄竿乌哺鸡竹(Phyllostachys vivax Mc Clure cv.Aureocanlis N.X.Ma)、大明竹(Pleioblastus gramineus(Bean)Nakai)、狭叶青苦竹(Pleioblastus chino(Frnach.et Savat.)Makino var.hisauchii Makino)、茶竿竹(Pseudosasa amabilis(Mc Clure)Keng f.)、凤尾竹(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 ex J.A.et J.H.Schult.var.multiplex cv.Fernleaf R.A.Young)9种竹子盆栽为实验材料,通过观察竹子形态拟定受害等级和测定自然干旱处理后竹子叶片中的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采用抗旱系数法、模糊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求抗旱性度量值(D值),再以聚类分析法综合划分9个竹种的抗旱级别,同时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与竹子抗旱性的关联程度,得到的结果如下:(1)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盆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呈不断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时间越长,含水量越低,其中,凤尾竹的土壤含水量下降速率最大,控水保水率最差;(2)外观形态上,孝顺竹的受害等级最高,叶片基本卷曲枯黄,其次是毛竹、凤尾竹和观音竹,最后是金镶玉竹、黄竿乌哺鸡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3)在干旱处理过程中,检测9种竹子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孝顺竹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最快,黄竿乌哺鸡竹上升最慢;孝顺竹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积累量最多,毛竹积累最少;孝顺竹的SOD活性下降最快,金镶玉竹下降最慢,;观音竹的POD活性下降最快,金镶玉竹下降最慢;茶竿竹的CAT活性下降最快,凤尾竹下降最慢;孝顺竹的MDA含量积累最多,观音竹积累最少;孝顺竹的叶绿素含量上升最快,黄竿乌哺鸡竹上升最慢;孝顺竹的叶片含水量下降最快,观音竹下降的最慢。(4)通过综合分析得到,金镶玉竹、毛竹、黄竿乌哺鸡竹、孝顺竹、凤尾竹、观音竹、大明竹、狭叶青苦竹和茶杆竹的D值分别为0.532、0.437、0.700、0.460、0.338、0.537、0.610、0.709和0.620,由此可知狭叶青苦竹的抗旱性最强,孝顺竹的抗旱性最弱。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和受害等级与竹子抗旱性关联度分别为0.905、0.880、0.903、0.821、0.870、0.647、0.879、0.910和0.765,由此可见叶片含水量与抗旱性的相关性最强,游离脯氨酸的相关性最低。最后根据个竹种抗旱性通过对D值聚类分析将9种实验材料分为3级,第1级为:狭叶青苦竹和黄竿乌哺鸡竹;第2级为:茶竿竹、大明竹、观音竹和金镶玉竹;第3级为:孝顺竹、毛竹和凤尾竹。
其他文献
<正>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是我国特别行政区之一。自古以来,澳门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然而到了1887年,葡萄牙与清政府签定条约,澳门沦为其殖民地。直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400多年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使澳门成为了一个风貌独
期刊
溶解浆是一种α-纤维素含量90%以上的高纯度化学浆,可替代棉麻等天然高纤维素纤维用来生产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醚等高附加值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烟草、国防、电子产品制造等国民经济各领域。本研究基于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植物纤维原料三大组分利用的生物质精炼理念,探讨一种能够用于高纯度溶解浆制造的工艺路线。论文采用较为成熟的硫酸预处理,通过响应面优化预处理条件,并用硫酸盐法制备高
学位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延安市是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但自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施以来,该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探究其植被变化及影响因素,本文利用2000-2019年Landsat TM/ETM+/OLI生长季遥感影像构建逐年NDVI最大值时间序列,采用断点检测算法DBEST发现植被的变化时间,并利
学位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勘探的逐渐深入,稀土元素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排行世界第三,但多数均以原料等粗制品直接出口,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稀土元素的精深加工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最近几年,以稀土元素为原料合成上转换纳米材料(UCNPs)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方向。大部分三价镧系离子均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其4f电子可在7个4f轨道中任意排布,从而
学位
为弥补耐盐植物传统筛选评价方法多样、操作繁琐复杂以及对植物器官造成不可逆伤害等不足,本研究选用Na Cl溶液对欧美杨、沙枣、西伯利亚白刺和柽柳(“乔柽1号”)进行为期45天的胁迫试验。测定出生长形态、叶片温度等指标,先用常规评价方法得出出植物的耐盐性顺序;然后经过发射率和拍摄距离的控制试验,探究出影响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因素,用所得最合适的拍摄距离和发射率获取不同盐浓度下的植物叶片热图像,建立盐胁迫下
学位
我国拥有丰富的竹种资源,竹子以其独特的自然形态构建了极具特色的审美价值,使其成为人们喜爱的造景造园材料,亦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造林树(竹)种,更有以竹林为基底而建设成的森林公园。宜兴竹海是以竹林为主要资源的省级森林公园,被誉为“华东第一竹海”。公园始建于1998年,随着游客自然旅游需求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宜兴竹海开展视觉景观质量提升的工作势在必行。游客通过视觉来感知森林公园内的景观,景观破坏会给
学位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有毒重金属的环境污染正在增加。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16.1%,其中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受其影响的土地面积估计超过12亿亩,涉及70%以上的县,覆盖厂矿、道路、耕地、林地、牧场等多种立地。本研究通过矿区植物调查,记录群落特征,确定灌木柳黄花柳是矿区分布的优势树种。分析了黄花柳根、茎、叶重金属浓度及根际土壤理化性质,依据黄花柳的地上部重
学位
地被竹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鞭段容器育苗是地被竹生产可全年造林、一次成景竹苗的重要手段,鞭段侧芽萌发生长状况与竹苗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开展地被竹鞭段繁育容器育苗试验,明确适宜地被竹鞭段容器苗生长的基质配比、鞭段质量、基质养分,摸清鞭段侧芽萌发生长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旨在为促进竹鞭侧芽高效萌发、提高竹林产量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被竹鞭段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比效应以林地覆盖后的废砻糠、泥炭和黄心
学位
兰科是自然界中仅次于菊科的一个大科,卡特兰是热带兰里花色丰富、香气浓郁的一个类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花朵散发气味是植物吸引特定对象进行传粉授粉、防御伤害的重要手段,对植物生存及进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类对于气味的偏向性喜好,使得花朵芳香成为花卉培育与应用的重要观赏性状之一。卡特兰‘KOVA’不仅花香浓郁,且其花被香气在较短时间内变化极大,这种现象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花香在时期、部位上的差异。因此
学位
“退耕还湿”工程是我国保护湿地自然资源、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然而,退耕还湿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复杂、可达性较差,传统的湿地调查手段并不能满足工程实施的快速监测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已实施退耕工程地区的特点,寻找准确识别退耕地块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为我国科学退耕和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退耕还湿工程试点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