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广场开发研究——以太原市五一广场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保护和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特色等就引起了社会更大关注。城市广场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这些要求,所以近年来掀起了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  在这种背景下,作者通过对欧洲城市广场和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西方广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中揭示出我国城市广场存在着功能单一、规模大、缺乏个性和特色等问题。在城市广场规划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城市广场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满足人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的人性化原则;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原则;体现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  我国城市广场开发应遵循上述原则对城市广场的空间要素和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空间要素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基面地形、形态和颜色,边围形态和颜色,绿化率和绿化景观,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等。空间组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基面比例,围合比例,广场内外的交通组织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市民对广场空间要素和空间组织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五一广场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样本中五一广场的使用者以21-40岁(含)为主,行为方式以路过为主,对喷泉雕塑的印象最深,除对步行舒适度和交往空间较满意外,对交通、绿化、座椅、噪声及大气环境、娱乐设施和提供的自然环境的满意度都很低。  结合问卷调查对五一广场进行调研,得出广场在空间要素和空间组织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基面的形态、颜色单调;边围建筑高差大、形态和颜色各异,围合性差;广场被道路阻隔,形成交通岛;绿化率偏低,绿化景观层次差;一些功能性设施和服务性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根据太原市五一广场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广场开发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对策。主要包括:选用不同的铺面材料,不同的图案组合;控制边围高度,协调边围形态和颜色;建设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增加绿化率,加强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增加座椅数量,增大植池边沿、水池边沿和台阶的可坐空间;灯饰及照明要具有层次性;雕塑要体现地方特色;设立流动服务亭;地下商场形式和内容要与广场文化相协调等。  通过上述整治对策,希望对创造出体现人性化、反映地方特色的多样化城市广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当前的GIS系统大多采用矢量符号库对矢量格式的数据进行符号化,地图输出时经历矢栅化,需要大量的运算,造成输出效率的降低,这是难以接受的。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地图形成过
学位
深海沉积物具有沉积剖面连续、后期干扰少、气候信息丰富及对比性强等优点,在揭示古气候变化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古气候研究。北大西洋对全球变化极其敏感
学位
学位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对最新发生事实的报道,是对真实信息的传播。新闻策划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新闻报道要与事实相一致、相统一,即使是一些现象,也不能虚构。新闻的真实性
数字地籍是现代地籍的标志,地籍数据库及地籍信息系统技术是目前地籍管理所依赖的主要技术手段,地籍数据库及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GIS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随着城镇
在基础地理信息变化较快区域,如果没有良好的更新机制和更新入库技术解决方案,以此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将大大地影响GIS的可用性和效益发挥。数据更新方式有多种,而增量更新由于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