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满足千米级超高层在高地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要求,东南大学与中建七局合作提出一种以格栅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本文围绕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和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课题组开展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水平峰值承载力和破坏现象与试验结果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千米级超高层在高地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要求,东南大学与中建七局合作提出一种以格栅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本文围绕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和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开展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课题组开展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水平峰值承载力和破坏现象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有限元模型的材料本构关系和参数设置合理,该有限元模型可以准确反应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及破坏情况。(2)基于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结果,对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和其他钢板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结果表明,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具有优越的水平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并进一步分析了格栅间距、材料强度、轴压比等设计参数对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设计建议。(3)基于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弹性分析模型,对比了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与普通巨框双钢板剪力墙体系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结构布置条件下,普通巨框双钢板剪力墙体系不能满足千米级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而本文研究的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及变形能力,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抗震设计要求。(4)建立了千米级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模型,使用SAUSAGE计算了该模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分析了结构变形分布、结构整体屈服机制、层间剪力分布规律及构件损伤分布模式等,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09,连梁先于其余构件屈服,层间剪力主要由剪力墙分担,巨框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体系能够满足千米级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饰面砂浆作为绿色装饰材料,表面泛碱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长期稳定性。基于泛碱产生的机理,引起泛碱的原因之一是存在溶解可溶性盐的自由水,目前防水方法主要包括涂覆技术和防水剂处理,但存在结合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考虑到超疏水涂层透气且化学结合力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超疏水性水泥砂浆的方法。以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PVA)用作粘合剂增强涂层的耐久性,以硅氧烷物质为疏水剂,通过高速混合,得到PVA包裹硅氧
本文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到车辐式张拉结构的拉索中,形成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此结构既充分利用碳纤维的高抗拉性能,又实现了结构的自重减轻。故而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在未来一定会占有一席空间,且目前的研究基本局限于找形找力、静力分析、抗震分析、施工成型等方面,对于抗连续倒塌方面研究极少。本文对垂直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新型结构即倾斜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对这两种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本文内容
目前中国是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第一大国,以手机为代表的手持显示设备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视觉健康危害。基于显示特性的手持显示设备显示质量与视觉舒适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主观感受以及生理信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手机的白场亮度和色彩饱和度这两个重要的显示特性参数,对LCD和OLED两种典型手持显示设备屏幕对于视觉舒适度的
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利用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可以在光域上对微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克服了传统微波技术中需要多次变频的局限性,并且具有抗电磁干扰、抗本振泄露、高变频增益等优势。目前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通信等领域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采用单个电光调制器的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具有本振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串扰等缺点。因此,基于级联电光调制器的微
随着城镇化率数十年来的不断提升,中国各地新建了大量的封闭式住宅小区。这类小区以板式和点式住宅为主,尺度巨大且街道界面破碎,与城市公共环境明显疏离,对场所营造产生消极影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开放住区”的规划倡导,如何设计改造街区式住区成为重要课题。意大利城市有着悠久的街区式住宅设计传统,本文选取意大利都灵战后中产阶级住宅为研究对象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光催化剂是光催化技术的核心,在诸多光催化剂中,Ti O2具有无毒,经济成本低,性质稳定等优势,是最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其仅对紫外光具有响应能力,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较弱。此外,Ti O2自身易团聚,吸附能力差,电子-空穴复合率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制备复合材料提升Ti O2的性能对于促进Ti O2
离子电池近几年来作为储能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其电极材料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锂离子扩散系数低和电子传导能力弱这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此,研究者已开展大量工作,尤其是计算材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能量以及成键情况,从微观层面更好的阐明了材料的诸多性质。本论文采用常用电极材料缺陷调控手段,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目标检测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其主要的应用是识别并定位场景中关键目标,这种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应用,如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图像检索,人机交互等领域。虽然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通过使用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较高的检测精度,但其带来的巨大内存占用与计算资源消耗等缺点,使得模型难以部署在算力、功耗等方面受限的边缘和嵌入式设备上,也不易实现实时检测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
气浮法是环境工程领域去除含尘、含油废水的重要分离单元操作。本文针对一种装配有新型表面自吸气搅拌桨—长桨短叶片复合式搅拌桨(Long-Short Blades,LSB)和导流筒的气浮池,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浮池内气液两相流的水力学特性,以及在治理含尘废水领域的应用。论文首先采用高速摄像技术(HUT)研究了新型气浮池内的气泡分布特征(气泡大小与直径分布),同时利用气体质量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