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变测量的无线同步采集系统的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因其配置简单灵活、维护便利、可远程数据采集等优势,成为大型工程结构监测中应变测量系统的研究重点。但在现有的无线方案中,节点能耗、节点间时间偏差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同时,恒定的采集速率会使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消耗过多的能量,而在突发事故状态下又因为应变采集速率偏低,使系统无法准确地反映结构的状态。针对目前远程监测应变采集系统存在的缺点,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具有高时间同步精度的无线应变采集系统。该无线应变采集系统在正常工作状态使用低速采集降低能耗,而在突发事故状态时能够自动提高采集速率,并实现μs级精度时间同步。此低能耗系统为无线结构监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设计无线应变采集系统在硬件上,设计了一套以CC2530为主控的无线应变采集系统。应变采集节点包含应变采样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同时搭载SD卡存储模块实现数据回溯,克服因掉电引起的数据丢失问题;使用CC2530模块完成数据无线传输。在协调器中,3G模块能将协调器收集的数据上传至云端,并可由云端控制系统;GPS模块作为时间同步的基础。2.设计变频的同步采集方案系统以GPS的秒脉冲为基准,在节点收集了协调器的时钟信息后,各个节点就能评估和修改自身的晶振漂移,完成时间同步。在正常情况下,系统采用自适应时间窗两级加权同步算法,并进行低速采集来降低系统能耗;当系统采集的应变值突破阈值时,系统自动切换至高速突击采集模式,此时系统使用最小二乘法完成时间同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节点的资源主要用于应变测量,并且能在保证时间同步精度的前提下完成高速结构监测。此设计使系统具备较好的自适应功能,为结构损伤诊断提供远程信息支持。3.无线应变采集系统的实验验证通过实际监测实验,验证了此无线应变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证明,该时间同步方案能够将系统节点间的时间同步精度控制在30μs以内,相比于市面上常规的、昂贵的ms级的方案在成本和精度上都有较大的优势。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此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应变采集精度的实验中,其误差能够控制在±1.5个με以内。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应变采集精度、采集速率、时间同步精度方面,本系统均能够很好地满足大型结构监测的需求。
其他文献
具有钙钛矿结构的锰氧化物材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不仅因为它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更为重要的是锰氧化物材料具有丰富的物理性质。由于该体系是自旋、电荷、轨道和晶格自由
为了更好的应对地震灾害,挽救更多的生命,幸存者应该掌握自救本领,培养自救能力,勇于战胜震灾,营救自己.本文主要从埋压于废墟、受困于空间中两个方面,探究幸存者在地震废墟
从纳米电子器件传感器,高密度数据存储器到控制药物传送和癌症的诊断与治疗的材料方面,纳米结构的磁性材料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像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棒这样的一维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