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方法构筑钙磷盐膜层的理化性能与生物性能相关性研究初探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自然骨组织主要是由钙磷盐、胶原及一些微量元素等组成的有序微纳米多级结构复合体。从仿生角度出发将钙磷盐修饰于金属植入物表面可提高其生物活性,使之能与植入部位的骨组织形成良好的整合。将一些微量元素掺入钙磷盐膜层中,也有助于制备多功能的钙磷盐膜层。在所有的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沉积方法因具有高度可控性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采用温和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可以制备具有高度有序纳微米多级结构的钙磷盐涂层,且涂层具有高生物活性。然而目前,关于钙磷盐高活性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探索钙磷盐材料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有: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钛基底表面构筑具有一定渐进性变化理化性能的钙磷盐膜层,探究膜层结构及组分等性能对其生物性能的影响;制备二价离子掺杂的钙磷盐膜层,探究其性能随掺杂的变化;发展原位拉曼光谱技术监测钙磷盐膜层/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EM、XRD、FTIR及Raman等物理化学表征结果显示,控制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40-CaP、55-CaP、70-CaP和OCP)钙磷盐涂层在形貌、钙磷摩尔比、晶体结构、结晶度以及化学组成等方面具有渐进性变化规律。模拟体液实验表明膜层在浸泡过程中可在表面生成B型取代的类骨磷灰石。细胞实验表明,钙磷盐膜层的拓扑结构是影响MC3T3-E1细胞形态和增殖的主要因素;在增殖相当的情况下,高结晶度更有利于MC3T3-E1细胞分化。涂层对MG-63和MEF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细胞在涂层表面的增殖能力呈现40-CaP>55-CaP>70-CaP>OCP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主要与材料拓扑结构直接相关。(2)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将钙磷盐和锶离子同时沉积在钛基底表面。系统考察了不同锶离子浓度掺杂磷酸八钙复合膜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能。通过XRD、FTIR及Raman的表征可确定锶离子成功可控的掺入OCP晶格内。模拟体液浸泡实验表明锶离子掺杂的OCP可有效向类骨磷灰石转变。体外细胞实验说明当锶离子掺入量(Sr/(Sr+Ca))为1%时更有利于细胞在其表面分化。(3)采用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40-CaP、55-CaP和70-CaP涂层在模拟体液中向类骨磷灰石转化的过程进行了原位检测。初步确定使用显微拉曼光谱原位监测钙磷盐膜层/MC3T3-E1细胞表界面相互作用过程的测试条件包括镜头、液体环境等。采用拉曼光谱检测钙磷盐膜层在培养基环境下的变化,发现FBS的存在可降低培养基中涂层的溶解速率及减少碳酸根进入钙磷盐晶格的量。
其他文献
科马克·麦卡锡作为当代美国如日中天的小说家、剧作家,被哈罗德·布鲁姆纳入当代美国最为重要的四大小说家行列,具备切近现实的关怀意识。本文试以麦卡锡小说“边境三部曲”、《血色子午线》、《老无所依》及千禧年后转型作品《长路》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怀旧乌托邦、末世乌托邦及内在超越的人本主义维度,指出麦卡锡从中期的西部写作朝向后期启示录文学转型、试图通过乌托邦建构的方式获得与国家恐怖主义暴力及记忆政治学对抗力量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的恶性血液疾病,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病率第二。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CAR-T疗法等新药和新疗法的不断出现,MM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目前MM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恶性疾病,大部分患者还是会因为耐药导致疾病进展而最终死亡,因此需要不断开发和研究不同作用机制的新药。巨泡式死亡是一种新的非凋亡的细胞死亡模式,HZX-02-059-01是
本研究鉴定和定量分析了北部湾海域B1、B2两个沉积物岩芯共233个样品中的有孔虫,然后挑取B1岩芯19个层位和B2岩芯48个层位的底栖有孔虫印度太平洋假轮虫Psedodrotalia indopacific,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其镁、铝、锰、镉、钡、钍和铀的含量,对北部湾有孔虫群落结构和元素的地球化学反映的古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湾两岩心浮游有孔虫丰度低,
保单贴现业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生活成本的增加,一些患病老人无法负担自身巨额医疗生活成本。由于美国人民普遍保险意识很强,很多患病老人希望将手中持有的高额寿险保单兑换成现金以解燃眉之需,保单贴现市场便相应而生。保单贴现市场的存在不仅减轻了重症患者的生存医疗压力、满足了众多投资者的需求,同时退保率的降低也帮助维持保险公司经营稳定,又进一步促进了金融领域的创新
微震监测技术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在微震中对岩体破裂机理的认识和震源机制解理论的研究也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亟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与此同时,对于实际微震监测工程中的岩体破裂过程中的震源机制及应力状态的研究以及对于相关理论的适用性研究也是研究者们关心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震源机制的相关概念出发,介绍了断层面参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矩张量反演法求解震源机制的方法。主要开展了
聚合物多孔膜在分离和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应用广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含氟聚合物由于其高机械强度、热和化学稳定性等原因,成为制备多孔膜材料的重要候选原料。其中,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分子链中VDF段易于结晶,可保持机械强度,同时,HFP段形成无定形区改善可加工性能。这些特性使PVDF-HFP多孔膜材料的制备更加便捷,所得膜材料在过滤膜、锂离子电池隔膜和传感器等领域极具前景。PVD
优化与控制理论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许多高效的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一些复杂的控制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如信号处理、机器人导航以及金融分析,优化的目标函数常与时间相关。近几年,时变优化理论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典型的时变优化算法是以在线的方式实现的,特别适合优化目标快速变化的系统。本文将连续时间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使用在线优化的方法解决时变无约束优化问题,并利用最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ACEI类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5-氟尿嘧啶(5-FU)是目前结直肠癌化疗的首选化疗药物,但肿瘤对其先天性耐药和快速产生获得性耐药,是导致结直肠癌化疗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索逆转结直肠癌化疗耐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ACEI类药物在结直肠癌化疗增敏中的作用,探明ACEI类药物与5-FU可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人工智能+医疗”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完成初步筛选、降低误诊率、提高医生阅片速度等。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简便易行,可以快速了解病情。舌诊智能化也是目前热点研究内容之一。随着深度学习理论和模型的成熟和发展,其在舌像分割中的应用也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当数据来自不同数据分布时,模型性能衰减非常严重。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跨域自适应的舌像分割框
目的:1.设计适合中职基护实训教学的微信平台,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基护实训支架式教学方案。2.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支架式教学对中职基护实训的影响,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支架式教学应用于中职基护实训的可行性。方法:1.确定对象:以福建省某中职卫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从该年段抽取两个班级,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4人。2.构建教学方案:编制问卷《中职生微信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