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致病因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酗酒、药物相互作用、代谢紊乱等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它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是一种位于肝窦内皮细胞和肝细胞之间的非实质性细胞。它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诱导活化的HSC凋亡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显示,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参与控制和调整生物的活动,它可以保持器官和内外部环境的相对平衡,SNS也参与肝脏功能的调控。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作为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理解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肝脏和HSC中表达多种肾上腺素受体亚型,但具体表达何种亚型还不能确定,存在一定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也有实验表明,NA对HSC有促进增值和抑制凋亡的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已在整体水平上证实,NA有促进HSC增殖的作用,非选择性α-AR拮抗药酚妥拉明(phentolamine, PTL)能够抑制HSC增殖。本实验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筛选出高表达的肾上腺素受体亚型,观察NA对HSC的作用,以及NA是否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找到药物特异性的作用靶点,增加药效,降低副作用,并进一步对NA影响HSC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drenoceptor subtypes, α1-AR)亚型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的表达情况,来明确在HSC-T6中优势表达的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并探讨交感神经递质NA和α1B-,α1D-AR亚型拮抗药对HSC-T6激活、增殖和ECM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NA对HSC-T6作用的信号通路,来明确NA影响HSC-T6的可能机制。方法:1.体外培养HSC-T6,分为以下13组:(1)对照组,为HSC-T6组;(2) NA(10-4、10-5、10-6、10-7、10-8、10-9mol/L)组;(3)α1B-AR拮抗药氯乙基可乐定(Chloroethylclonidine Dihydrochloride, CEC10-5mol/L)组;(4)α1D-AR拮抗药BMY7378(10-5mol/L)组;(5)Gα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 PT10-5mol/L)组;(6)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抑制剂RO-32-0432(10-5mol/L)组;(7)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10-5mol/L)组;(8)AKT抑制剂GSK690693(10-5mol/L)组。2.细胞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PCR)法测定α1A-, α1B-, α1D-AR在HSC-T6中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3.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通过线性回归求得NA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4.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加入激动药、拮抗药和信号分子抑制剂后,HSC-T6的活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ECM分泌指标: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I型胶原(ColΙ)的表达情况。5.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PKC-PI3K-AKT信号通路中信号分子PKC、PI3K的表达和AKT的磷酸化。结果:1. HSC-T6表达α1-AR的情况α1-AR多表达于HSC-T6细胞膜上,且α1B-, α1D-AR表达较多,α1A-AR未检测到表达。2. NA及特异性受体亚型拮抗药对HSC-T6增殖的影响NA浓度依赖性促HSC-T6增殖,EC50为277nmol/L,加入α1B-AR、α1D-AR拮抗药,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且α1B-AR对NA促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拮抗,α1D-AR的作用为竞争性拮抗。3. NA、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拮抗药和多种信号通路信号分子抑制剂对HSC-T6激活和ECM分泌的影响NA促进HSC-T6的TGF-β1、α-SMA、TIMP-1和ColΙ表达;加入α1B-AR、α1D-AR拮抗药及Gα蛋白偶联的PKC-PI3K-AKT信号通路各信号分子抑制剂后,可显著下调它们的的表达。4. NA和α1肾上腺素受体亚型拮抗药对PKC-PI3K-AKT信号通路中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NA促进PKC-PI3K-AKT信号通路中信号分子PKC、PI3K的表达和AKT的磷酸化,加入α1B-AR、α1D-AR拮抗药可显著抑制PKC、PI3K的表达,降低AKT的磷酸化。结论:1.HSC-T6表达α1B-AR和α1D-AR两种α1-AR亚型,表达部位在细胞膜,表达水平α1B-AR多于α1D-AR。2.交感神经递质NA通过作用于α1B-AR、α1D-AR促进HSC-T6激活、增殖和ECM分泌,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3.NA促进HSC-T6增殖的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其EC50为277nmol/L,α1D-AR拮抗药对NA促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拮抗,α1B-AR拮抗药的作用为非竞争性拮抗。4.NA激活Gα蛋白偶联PKC-PI3K-AKT信号通路是促进HSC-T6激活、增殖和分泌ECM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