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KLK7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在胰腺癌PANC-1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胰腺癌组织中激肽释放酶7(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7, KLK7)的表达含量异常增高,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不佳具有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KL K7在胰腺癌的发生及病程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能是治疗胰腺癌的潜在靶点。本课题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技术以KLK7基因为靶点进行新型KLK7抑制剂筛选,探讨该抑制剂对PANC-1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为KLK7作为胰腺癌治疗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方法:(1)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技术对以KLK7为靶点构建的药效团模型结构并在大容量化学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获得符合要求的KLK7靶向抑制剂分子构象。(2)以筛选获得的分子结构合成化合物,通过荧光底物(Mca-R-P-K-P-V-E-Nval-W-R-K(Dnp)-NH2)被KLK7催化水解的速率来测定KLK7酶的活性(exc=320nm, em=405 nm),以此评价抑制剂分子对KLK7活性的影响。(3)以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作为对照实验对象,选取抑制活性效果最好的化合物(Compound 8)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通过RTCA技术分别检测KLK7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等能力的影响,以确定该抑制剂对胰腺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4)选取以特应性皮炎为基础筛选的经研究证实对KLK7具有抑制作用的抑制剂(Compound 42)作用于PANC-1及HepG-2细胞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对照抑制剂在肿瘤细胞系中的抑制作用效果。  结果:(1)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技术以KLK7作为靶点进行筛选,获得了新型KLK7抑制剂分子构象,并通过分子结构合成了小分子化合物(Compound 8)。(2)通过RTCA结果分析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抑制剂的浓度升高,该抑制剂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对肝癌细胞HepG-2无抑制作用。(3)KLK7对照抑制剂(Compound 42)对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有抑制作用。  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出以人胰腺癌KLK7为靶点的靶向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实验中证实了该抑制剂可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能力,为该抑制剂的进一步体内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可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胰腺癌靶向治疗药物。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富马酸卢帕他定片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治疗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茵芪肝复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9年10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11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类临床罕见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症药疹,死亡率高达30%~50%。儿童中最常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化疗药物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
目的 探讨抗宫炎片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
目的 研究桂芍镇痫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D-氨基葡萄糖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氨基己糖,也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中.D-氨基葡萄糖是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
目的 探讨胃苏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目的 探讨氢溴酸东莨菪碱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呼吸暂停患儿(AOP)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早产呼吸暂停患儿87例,随
目的 研究坤泰胶囊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