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词重叠是汉藏语系特有的语言现象,量词重叠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重要话题。近年来,语言学家们对量词重叠做出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词重叠的形式类型、充当的句法成分以及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等方面。学界认为量词重叠具有多种语法意义,可以表达“周遍”、“大量”、“连续”等含义。在实际表达中,作者发现由于量词重叠“CC”与“一CC”式均可表达“大量”意义,有时还可以相互替换,前人研究中大多也因此只是将其归于一体进行句法语义解读。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界大多认为“一CC”结构是在重叠式“CC”的基础上加上数词“一”组合而成。因此,针对上述现象,本文主要考察汉语中的量词重叠“CC”与“一CC”,并基于前人对量词重叠的研究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重叠结构“CC”和“一CC”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2)“一”在量词重叠式“一CC”中有何种作用?为何有些量词适用于“一CC”结构却不能适用于“CC”结构?通过对两种重叠形式的对比,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以下分析:第一,“CC”与“一CC”虽然都表达“多量”意义,但在对例外情况的包容度、语义偏重点、动静态语义表达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第二,“一CC”中的“一”并非为数词,而是与重叠部分构成弱量化词,类似于英语中的“many”。本文主要基于Milsark(1974)和Barwise&Cooper(1981)对英语强弱量化词的区分来分析量词重叠的两种形式,作者认为“CC”与“一CC”重叠结构也属于强弱量化词关系。另外,相比“CC”式,“一”的存在使得“一CC”形成了一个更大的集合,从而允准了一些不能以“CC”形式出现的量词能应用于“一CC”结构中。本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通过对比“CC”与“一CC”两种形式,本文提出了新的区分点,更好地解释了两种表达的差异。其次,对一直以来量词重叠与“一”的研究中存在争议的地方提供了新的见解和补充,否认“一CC”中的“一”为数词的传统观点,深化了对汉语量词重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