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探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法系统是我国司法部门共同组成系统,包括法院系统,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作为法治国家,在整个法治系统中存在一个掌握司法权力的群体,那就是法官群体,法官们代表国家行使定纷止争和保护法益的职能。由于中国国情,法院人员在管理模式上仍采用普通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与司法部门所需要的职业性和特殊性并不匹配,并不能体现司法机关从事案件审判裁决工作的要求,影响我国法治化进程。2004年进行了第一轮司法体制革新,明确了司法部门机构设置以及工作职责,2008年进行了第二轮司法体制改革,旨在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和相关职业保障,2013年启动第三轮司法改革,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对司法人员队伍管理进行革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法院人员管理是一个单一的行政管理系统,从院长到庭长到普通法官,甚至是书记员都处在行政等级制度中,这些人员的晋升和发展要依靠于行政等级的提高来实现,而行政级别在我国是固定且需要一定时限才能实现晋升的,对司法人员而言晋升通道过于狭窄。晋升通道的狭小,不可避免地影响司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影响案件审判裁决工作效率和质量,甚至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消极怠工现象,这不利于我国法治化进程,影响社会公平,影响司法部门公信力,因此加快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重要不言而喻。推进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突出法官主体地位,建立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实现法院各类人员的科学分类管理,持续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法官以合法和公平的方式行使司法权。本文借助L市法院此轮改革中人员分类管理的做法、成效、困境及成因的分析,借鉴英国、荷兰、美国较为成熟的法院及法院工作人员管理模式和第一批改革试点中,上海、广州、海南等较为成熟、改革过程较为妥善并取得一定成效的管理方法,来对L市法院此次改革进行完善,并希冀通过对L市法院的改革完善能对其他情况相似的基层法院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通过完善人员分类改革来加速法治化进程,确保群众法益。
其他文献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发掘、创新和使用知识的能力是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有所创新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竞争优势.江泽民
加砂压裂施工中,为使天然植物胶和合成聚合物冻胶压裂液在造缝完成后尽可能彻底破胶返排,从而保证支撑层的导流能力,减少对储层的伤害,可利用胶囊破胶剂的延迟性能来保证施工
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背景下。随着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始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新闻报道也得到了
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沉积物及海洋动物体中,是海水鱼、虾、贝类的一种常见致病菌,也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而目前检测海洋弧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填塞联合皮瓣移植修复急性重度污染手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重度手外伤创面严格清创,抗生素珠链填塞骨缺损,皮瓣有效覆盖,二期行珠链取出,
一、银杏的美学价值银杏为落叶乔木,树干挺拔,雄伟壮丽,高可达50米,胸径可达4米以上.它们历尽沧桑,是自然历史变迁的见证.据调查,全国胸径2米以上的就有近300株,其中4米以上
一、根据主题和情节的需要合理运用画面的编辑节奏编辑节奏决定了时间快慢和空间变化的剪接的频率,编辑节奏的合理化能够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完成作品思想的传递。电视镜头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