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益审计作为现代审计的核心内容,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审计署2003年7月发布的《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预示着审计工作开始由纠错防弊向效益性、效果性转变,效益审计将成为现代审计的主流,代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然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效益审计,为本地区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质量、有效果的审计监督。这已经成为各级审计机关面临的实践问题。但目前对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大多数仍停留在效益审计产生的背景、审计制度的探讨等方面,对效益审计指标体系、方法选择的研究也不多,对效益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还不是很突出。本文是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并结合我国实情的效益审计下进行的研究,旨在促进效益审计有效实施和更为广泛应用。
首先,本论文是在前人关于效益审计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对效益审计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包括最基本层面(支出性控制)、专业理性层面(分析对比性审计)和成本控制配合功能创新的价值创造的层面(价值审计);其次,将价值工程方法引入,并探讨价值工程和效益审计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和评价方法。另外,注意将审计案例贯穿于文中,进行实证分析,以使效益审计的方法更好地与实践结合。
本文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将效益审计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将更加有益于当今效益审计的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从理论上讲,将价值工程融入企业效益审计中使企业增加价值是可行的,这在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能够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效益审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