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输层多宿的CMT路径选择策略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v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传输层单宿端到端的通信协议TCP和UDP等在传输性能、容错能力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输层多宿端到端的通信协议如基于SCTP的多路同时传输CMT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端到端通信的吞吐量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故开展CMT传输性能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CMT同标准的SCTP建立关联的过程相同,在关联建立的开始选定一条主路径,不同的是CMT在关联开始传输数据的一段时间内数据是从主路径上传输的,之后的时间内数据同时从所有路径上传输,而SCTP的数据传输只在主路径上进行。目前,本文在研究基于传输层多宿的CMT时,通过分析和模拟仿真实验发现CMT多路同时传输路径选择机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关联开始传输数据的时间以及关联整体的传输性能与关联建立开始时选定的主路径的丢包率有很大的关系,主路径的丢包率低,则关联建立完成开始传输数据的时间早,并且整个关联数据传输的性能高。反之,则关联建立完成开始传输数据的时间晚,并且数据传输的性能相对而言较低。(2)CMT使用所有路径不区分路径条件的优劣从每一条路径上传输同样多的数据并未提高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性能。即,CMT发送端函数以包为单位发送数据,只要路径的Cwnd允许就调用发送数据的函数每次向其发送一个数据包。本文针对以上CMT路径选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CMT-PDS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实现以下两点功能:(1)在关联建立的开始选定丢包率最低的路径将其作为主路径。(2)在CMT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动态选择丢包率低的路径,将其作为主路径,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只要该主路径的Cwnd允许就调用发送数据的函数向其发送两个数据包,直到达到该路径的Cwnd。其他的路径在数据发送的过程中只要路径的Cwnd允许,也调用发送数据的函数但是保持原来的发送方式不变,只发送一个数据包。该方案的目标是实现条件好的路径多承担数据传输的任务,以提高整个关联的数据传输的性能。本文通过修改NS2中SCTP协议模块的程序,进行仿真实现,证明了CMT-PDS方案能够提高CMT数据传输的性能。最后,对课题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给予了展望。
其他文献
确定性启发式路径规划算法能够利用启发函数高效地进行目标搜索,在导航、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机器人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传统确
本文研究基于突发信息(Burst)的高效率事件挖掘技术,并在中国网络信息博物馆(Web Infomall)[2]的历史网页数据上实现了一个事件挖掘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出现了很多基于P2P网络应用,如bitcomet,emule,share,maze,迅雷等P2P应用软件层出不穷,为互联网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源自国家
论文和在线课程网页都是科研人员重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目前有很多论文的管理平台或者在线课程的管理平台,但是还没有一个平台能够将这两类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本文基于以论
机器翻译旨在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自动化翻译,降低不同语言使用群体之间的沟通代价,促进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从提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和针对单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其局限性也随之逐步显现,尤其对分布式的入侵行为,已不能很好地满足
分布式计算技术和网格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用户可以使用提供商所开放的近乎无限的计算资源搭建属于自己的计算基础设施,这种计算资源的提供和使用模式被称为“云计算”。
列车故障诊断系统是一种当列车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时时,通过人机对话形式达到及时有效诊断故障的复杂系统,是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一个关键子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必需手
光照条件的变化是导致人脸识别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在室内进行人脸注册,室内条件下可以正常识别,但在室外的识别效果就非常差。这就需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人脸识别问题
在Web2.0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包含人类社会各种知识的信息库,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作为查询信息的重要来源。其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息。特别是当网民面对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