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教学用针刺机整机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中原工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335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织造布即无需用经纬交织而形成的布制品,也叫无纺布,是纺织工业的“朝阳产业”。针刺法非织造布是采用具有特殊设计形状的针或者刺针将蓬松的纤维网中的短纤维或者长丝经过缠结与抱合而结合形成纤维网布制品,是干法非织造布当中的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固方法。本课题来源于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和河南省高等学校现代制造装备与仪器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针对市场上缺乏适合纺织科研院所试制新材料纤维小样与教学科研用的小型针刺机的现状,在对国内外针刺机关键技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研制一台小型教学用针刺机,并提出了整体设计方案:整机尺寸580×420×670,幅宽30cm,针刺频率0-300刺/min,针刺动程50mm;整机由喂入机构、针刺机构、牵伸机构以及机架等辅助机构等四大机构模块组成,并采用Solidworks和AutoCAD软件完成了整机的三维模型设计和2D整机装配图以及关键零部件工程图的设计。从机械原理角度,通过对本小型教学用针刺机针刺机构模型的简化,将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简化为机构的运动问题,通过对针刺机构简化模型进行运动分析,采用MATLAB运算求解得到针刺机构相关部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同时也得到相关零部件的受力曲线图,为后续相关零部件的设计校核提供支撑。在分析与研究国内外针刺机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针刺机布针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针刺机针板布针的通用数学模型,将针板布针的问题转化为矩阵中元素的排布问题,提出了针刺机针板布针可编程化的理论思路,为后续布针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完成了本小型教学用针刺机主电机的选型和主轴的设计与校核;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本小型教学用针刺机的机架和导套等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和计算,得出机架和导套等部件的变形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制小型教学用针刺机整机实物样机,完成了装配工艺设计即关键零部件的检测。整机包括机架组件、主轴及连杆组件、针梁与针板组件、托剥网板组件以及其他辅助组件等五个模块的组件装配,并应用影像仪和泰勒圆柱度仪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检测,最终成功完成小型教学用针刺机实物样机的装配。
其他文献
GPON(Gigabit PON)技术是基于ITU-T G.984.x标准的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技术,因其具备高带宽,高效率,覆盖范围广,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已成为接入网新建以及接入网络改建
微惯导系统(MINS)与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微惯导系统良好的短期性能和GNSS的长期稳定性,弥补MINS系统误差随时间积累和GNSS采样频率低、动态性能差的缺
本论文以《三国演义》中的回目名称为研究对象,对《三国演义》的所有回目名称进行搜集、归纳、总结,运用现当代翻译理论,从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和修辞等方面,对汉语版本和维译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博物馆发展的灵魂,博物馆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不断推陈出新,将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
<正>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苏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一代"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