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症状、证候及相关因素进行大样本调查,对正常高值血压基本证型的证候要素进行确定和规范,进而为正常高值血压的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证候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机关离退休及在职人群中,筛选年龄在18岁以上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50例,通过标准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年龄、性别、体重、腰围、臀围等基线资料及症候分级量化资料:1.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虚证辨证标准》确立标准证型、肾虚证及非肾虚证。2.根据正常高值血压证候因子频率分布情况,进行各证型证素的认证。3.通过聚类分析,对符合标准的辨证因子进行分层聚类,阐释各证候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在正常高值血压有证可辨766例中,单一证型所占比例较大,阴虚阳亢证(35%)、肝火亢盛证(33%)、阴阳两虚证(20%)、痰湿壅盛证(5%),复合证型所占比例均低于3%;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证型分布中,肾虚证所占比例(35%)低于非肾虚证(40%)。对四个标准证型进行卡方检验,得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有显著性差异(P=0.00<0.05),阴虚阳亢证与肝火亢盛证无统计学差异(P=0.406>0.05)。对肾虚证、非肾虚证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0.133(P>0.05),无统计学差异。2.在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证侯因子频率分布中,阴虚阳亢证中健忘、夜尿频多、耳鸣、头晕、口干等出现频率>30%;肝火亢盛证中急躁易怒、健忘、夜尿频多、溲黄或赤等出现频率>30%。在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证候因子频率分布中,肾虚证中夜尿频多、健忘、视物模糊、发槁齿摇、腰酸等出现频率>30%;非肾虚证中急躁易怒、健忘、夜尿频多、溲黄或赤等出现频率>30%。3.在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证侯因子聚类分析中,阴虚阳亢证中急躁易怒、健忘、夜尿频多聚为一类;肝火亢盛中急躁易怒、口干、夜尿频多、健忘聚为一类。结论:1.结合标准证型证候分布,提示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可能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基本证型;2.结合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证候因子频率分布,提示:健忘、夜尿频多、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耳鸣、头晕、口干、腰酸可能是阴虚阳亢证证候要素;急躁易怒、溲黄或赤、口苦、口干、头晕、舌红少苔可能是肝火亢盛证证候要素;3.结合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证候分布,提示肾虚证仍是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主要证侯;4.结合肾虚证与非肾虚证证候因子出现频率,提示:肾虚证的证候要素可能是腰酸、耳鸣、耳聋、发槁齿摇、夜尿频多;非肾虚证可能以肝系病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