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建筑——选择还是宿命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屋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原始的建筑物只不过是个屋顶而已。”这个简单的“屋顶”成为一切建筑艺术的原点,更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构成因素。建筑艺术的卓绝表现力有很大一部分有赖于建筑屋顶艺术的彰显。 由于坡屋面建筑作为结构的合理性和优越的建筑物理性能,成为低技术条件下人们的必然选择;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坡屋面建筑在技术层面的优势不再,而平屋顶建筑因其建筑效率高和解决高密度人口居住问题的优势,成为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主角。各具风情的乡土坡顶民居和街巷邻里,被泛滥的国际式建筑风格所取代,造就了一大批平屋顶的所谓“居住机器”。在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也不例外,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相当数量的传统坡屋面建筑在瞬间被夷为平地,代之以鳞次栉比的高层平顶住宅楼,原有城市生活的微妙平衡遭到破坏。 进入20世纪中后期时,工业革命的狂热渐渐散去,在建筑理论界,人们开始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反思,也由此产生了各种建筑理论。建筑类型学就是其中有影响力的一支。通过对坡屋顶建筑进行类型学的分析,我们认识到:一、坡屋顶建筑成为建筑的“原型”并在几千年的建筑史中占据数量与质量的绝对优势,是低技时代人类作出的必然选择。二、坡屋顶建筑作为类型,在原型基础上,可以依据不同的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进行具体形式的转换,却仍然彰显其深层结构的整体性。因此,高科技时代,坡屋顶建筑失却了技术层面的必然性,但在某些领域仍然为我们了选择的可能:(一)在住宅建设领域,坡屋面建筑仍然是人类家园最有力的象征;(二)在城市设计领域,作为类型的坡屋顶建筑对于弥和新旧城市建筑之间的断层,实现城市整体意象的完形提供了广泛的可能;(三)恰当引用的坡屋面建筑在城市中节约土地的同时,为提升人居品质提供了新的可能。 中国传统坡屋面建筑伴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演进被传承了近五千年,不仅形成了严整的形制体系,又因民族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作为中国本土的建筑类型,它保持了其中稳定的深层结构,其多样化的变体也是不可多得的创作资源。信息时代,在实现现代建筑的本土化,本土建筑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多元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建筑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如何能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民族自信心,坚持用中国建筑自己的声音说话,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现代城市意象的完形,需要每一位建筑师用心作出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和休闲需要,住区环境中越来越多地设置水体景观做为环境亮点。水景已经成为住区环境中重要的的景观元素和住区开发商
古往今来的建筑师都擅于运用球形围合面来组织合理的建筑功能,同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其中有传统的因素,宗教的因素,造型的因素,还有功能的需要等等。球形围合面给厅
厅堂音质计算机仿真设计是“虚拟设计”的一种,通过其运用可以预测厅堂的各种客观参量,还可以对厅堂音质直接进行试听,从而辅助厅堂的方案设计及调整。本系统是在对音质模拟所涉
多年来,小城镇住宅建设多数采用砖混结构,需要大量的粘土砖产品供应。然而制造粘土砖,需要吞噬大量耕地、消耗大量矿物燃料,污染空气和破坏坏境。小城镇传统民居中存在着多样的非
解构就是对既有关系、结构进行质疑、分解以至重组的思维方式。解构的思辨常常可以展现出打破常规印象的设计思路,从而它也经常可以带来别致、新奇的艺术效果和启迪创新思考
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在总体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中,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情况运作城市资源,调节城市建设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在执行规划长远目标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汽车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车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新一代的生活必需品,这就对城市住区的使用功能和构成形
安徽地处华夏腹地,襟江带淮,西承中原,东附沿海,是回族重要聚居地之一,更是是伊斯兰教陆路与水陆两种传播路径的交汇之地。安徽回族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处于汉语区环境之中,
本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场所中的公共性阶梯的空间形态入手,着重探讨阶梯的精神功能表达作用及特征。开篇从阶梯的概念及特征谈起,针对“阶梯”一词具有多个指代对象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国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开放程度日趋深化,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正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