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经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会带来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的收敛。大规模的乡城劳动力流动,是中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果,劳动者的绝对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并没有遵循理论的轨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本文在文献综述部分分别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其次进行了城镇化过程、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然后通过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实证分析模型的变量;其后,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变量指标体系,进行OLS模型回归实证分析了各变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劳动力的乡城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符合理论预期和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工业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可能是城镇化和工业化未实现协调发展;第二产业的劳动回报率要低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回报率,原因可能是工资刚性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影响;因为财政政策对农业扶持数据的统计口径的变动,导致其回归结果无法表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