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平原西部即松辽盆地与大兴安岭、燕山山地的过渡地带,是东北地区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本文针对松辽平原西部水文地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已有的科学积累和本人目前正在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地下水系统基本理论,以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赋存规律为研究命题,以基岩山区找水方向为研究重点,为该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和及地下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解决当地老百姓人畜用水问题提供指导和服务。主要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通过对松辽平原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大量基础资料的总结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查明了研究区缺水状况,按照缺水原因将研究区缺水类型划分为资源性缺水型、水质性缺水型、经济性缺水型、技术性缺水型、资源—水质性缺水型。 2.从区域地下水控水主要因素、区域分水岭展布以及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等方面入手,划分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具体为: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台地地下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洮尔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霍林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西拉木仑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老哈河教来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燕山山地辽西低山—丘陵地下水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大凌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饶阳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柳河流域地下水子系统;进一步阐明了各地下水系统的含水层特征、水化学特征、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动态类型。 3.按照地下水系统理论,根据研究区具有供水意义的主要含水层(岩组)含水介质、结构、地质构造条件等,划分了含水层系统,分别为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两种结构类型。单层结构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风化壳孔隙裂隙、基岩裂隙、碳酸盐岩溶洞溶隙等含水层系统,双层结构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风化壳孔隙裂隙和松散岩类孔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 4.根据地表水体样品、地下水样品的同位素测试结果,绘制δD-δ18O关系图、δ18O-H关系图,从而对东北平原西部山前台地区的地下水补迳排关系进行分析。获得该地区雨水线方程δD=7.1781δ18O-8.1151;高程效应关系式δ18O=-0.0049H-8.209;同时认为补给高程约在313.27~960.2m,大兴安岭山区是该区地下水的补给区,形成年龄主要为3.26~10.6年,补给源是蒸发水与雨水的混合水体。 5.在大量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分别从脉状构造裂隙水、风化带裂隙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