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机构投资者成长的速度十分迅速,并且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逐步上升。机构股东作为资本市场上的重要一员,其对上市公司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机构投资者拥有一定的投票权,并能以其拥有的投票权对公司的经理人员加以压力,此外其可以凭借代理权的争夺来决定经理人员的任免,并以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是介于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第三方,其在规模、信息以及人员上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能够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并能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增强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上市公司一系列治理问题。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法律与监管环境持续改善,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且在2005年后形成了多元化格局。现有的研究大多将机构投资者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公司治理影响,那么各类机构股东对上市公司治理是否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以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为出发点,分析了各类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并讨论了其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差异性。本文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四类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即证券投资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境外机构投资者及保险公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各类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及公司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本文归纳了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机构股东有意愿介入公司治理的原因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分类归纳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的不同影响。其次,本文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基本定义,并对我国各类主要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就机构投资者影响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并详细的分析了机构股东影响公司业绩的途径。最后,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提出相关假设,并由此构建方程模型,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业绩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1)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不同,其对公司治理及公司业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2)证券投资基金由于其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且受政治压力的影响较小,其能够有效的改善公司治理进而提高公司业绩。(3)社会保险基金具有特殊性,其具有一定政治及社会压力,经营目标会与上市公司的目标相排斥,由此给上市公司业绩造成消极的影响。(4)境外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好的独立性,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较短仍抱有一定的谨慎态度,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相对较小。(5)保险公司与上市公司保持着一定的业务联系,其缺乏独立性,不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本文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两点:(1)区别于前人研究整体机构股东持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以机构股东的类别为出发点,探讨了各类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的不同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并为监管部门规范和引导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尤其是对于制定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法规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2)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与一般机构投资者相比较,其具有更谨慎的风险应对态度与不同的管理机制,而目前较少学者探讨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将境外机构投资者纳入了研究对象,丰富了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