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琉球王国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因其四面环海的特殊地理位置盛行海外·贸易,同时多被作为东亚和东南亚的贸易中转站,号称“万国津梁”。明洪武五年,中琉两国订立藩属关系,展开了长达五百年的密切往来。琉球漆器作为琉球王朝时期向中国进贡的重要贡品种类之一,以其独特、精美的制作技法扬名世界,它也是现冲绳县最具代表性的手工技艺之一。琉球漆器从产生至今其制作工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琉球王朝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制作方向,呈现出与王国历史轨迹趋同的几个阶段性特征。本文以琉球漆器工艺的特色及其变化发展的原因为着眼点,采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先对琉球漆器工艺的起源进行简要分析,再将其发展历程以琉球重要历史事件为节点分为大交易时期、近世琉球时期、近代琉球时期与现代琉球时期进行介绍,从而对漆器制作工艺在各时期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琉球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从中国、日本本土、韩国及东南亚诸国三方面对影响琉球漆器工艺的因素及其受影响的表现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其具体漆艺纹样、技法的产生与变化原因。同时,对琉球漆艺发展现状及其漆器工艺复兴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