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砂岩区生物缓冲带生态效益探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oy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鄂尔多斯砒砂岩区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区内选取对比明显的沙棘平茬模式、柠条平茬模式、沙棘与油松行间混交模式,从土壤理化性质、植被林木生长、草本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多个指标入手,调查柠条、沙棘不同平茬方式、油松、沙棘行间混交模式的生长情况。采集不同经营模式下草本样方进行生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林木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多样性指数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沙棘不同平茬模式在砒砂岩区缓冲带模式中生长情况较好。进一步选取其中生长状况良好的沙棘平茬区,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指标成为影响缓冲带缓冲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余依次为林木生长、PH值、有机质。主要结论为:在柠条平茬小区范围内:30%平茬方式柠条在林木生长情况优势明显。其余依次为50%平茬方式,100%平茬方式,70%平茬方式。50%平茬柠条模式在生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等方面占有优势。多样性指数排序依次为:50%平茬方式)70%平茬方式>100%平茬方式)30%平茬方式。在不同的平茬状态下,测定沙棘冠幅、地径、株高、盖度等林木生长指标可知70%平茬沙棘测定值较其他模式高,其他模式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50%平茬沙棘>30%平茬沙棘>100%平茬沙棘。不同平茬强度沙棘带间草本生物多样性指数和草本生物量等指标也和冠幅地径等呈现相同的优势次序。在沙棘油松行间混交模式中,沙棘的地径、株高、冠幅等林木生长指标均低于其它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综合分析,平茬强度为70%的沙棘林经营模式为砒砂岩区缓冲带较好的经营模式。在最佳经营模式选定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和林木生长成为影响缓冲带缓冲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后期在砒砂岩区建立缓冲带时提供的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ⅠSSR分子标记对江西省境内的350个及福建省武夷山市和邵武市各20个,共计390个春兰(Cymbdiium goeringii)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了解春兰居群的遗传
200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开始生效。这部法律指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法中所称的“减量化”指的是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的应用是造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古典园林假山艺术理论体系和园林假山文化。山石是园林假山中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