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C码及其在浅海OFDM水声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和DSP实现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开展了对LDPC编解码、密度进化、消息调度等多项内容的研究,重点研究了自由度数分布的准循环LDPC(QC-LDPC)编解码技术及其在密度进化指导下的性能优化与DSP实现及内存结构优化方法。以初步构建的LDPC-OFDM通信系统在实验室水池及厦门港地区浅海域实际水声信道的通信实验数据为依据,确立了适合工作于浅海水声信道OFDM通信系统的LDPC码型及编码参数,并最终利用ARM+DSP硬件平台,在实验室原有基带OFDM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完成了QC-LDPC-OFDM通信系统的脱机运行,实现了科研样机的嵌入式、小型化。实验室水池及厦门港浅海域两个不同海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研究完成的COFDM科研样机在复杂的浅海水声信道下能够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说明如下:   1.对随机LDPC码的校验矩阵和生成矩阵构造、LDPC的基本编译码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通信系统需求对译码初始化算法进行了改进,为QC-LDPC编码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结合随机LDPC码的研究成果,对自由度数分布的QC-LDPC编译码方法进行了研究。   3.研究了可以优化LDPC编码性能的密度进化方法以及译码中所使用的shuffled BP消息调度机制,将两者应用到QC-LDPC的编译码过程中,使纠错性能和译码效率都得到了提高。   4.结合实验室自行开发的水声基带OFDM通信样机,研究了QC-LDPC编码的DSP硬件实现方法,并针对实现过程中遇到的消息存储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案,降低了对DSP片内存储器的占用量,并减少了数据处理时间。   5.对随机LDPC编码进行了DSP实现,从性能和实现复杂度等角度考察了随机LDPC码与QC-LDPC码的差异。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逐年提高的生活水平带动了人类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加大了人们对于生活压力的恐惧。近几年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更是使人民的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患病率直线上升。心血管
随着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传输的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有限的通信信道已经无法满足这种与日俱增的传输需求,所以必须在传输之前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传输数据其中的一种类型是调制信
在医疗诊断中,活体组织检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想要做好活体组织的检查工作,对于病理组织的处理不容忽视。而在传统的病理组织处理过程中,步骤之间相互分离,自动化程度低,病理
通信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微电子计算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作息方式,高清数字电视、视频点播等技术迅速发展,多媒体共享网站盛行,对视频产品的篡改变得越来越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技术以其良好的性能:高频带利用率、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强大的抗多径衰落性能,以及相对简单的信道均衡需要,O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是实时监测固定污染源的有效手段,现在在我国已经有了较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我国CEMS技术起步较晚和一些关键技术含量较高,因此距离国外先进水平还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及研究。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是现代移动通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要求在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铁路的运输量稳步上升,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铁路安全事故。同时,基于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监控技术正逐渐应用到机车上,提供前方实时路况和警报
由于对高速率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加速融合,使得人们对移动通信宽带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运营商和用户的需求已远超出了现有网络的能力,寻找突破性的空中接口技术和网络架构势在必行。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3GPP必须应对来自WiMAX标准的市场竞争,3G厂商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