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一直以来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关注点,在收入分配诸要素中,城乡差别是影响社会整体分配差距的最大因素之一。适当的城乡差别可以优化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但是过大的城乡差别不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也会损害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对于我国的城乡差别状况,学者们意见比较统一,改革开放前,城乡差别相对稳定,差距较大,改革初期,一度曾经缩小,但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后,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拉大。学者们分别从二元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社会经济体制等多种角度对这种变动作出解释。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城乡居民间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家庭拥有财产和城乡社会事业的比较分析,发现宁波的城乡差别与全国相比,尚属合理,也比较符合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是城乡居民不管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财产还是从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比较,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并呈继续扩大趋势。
宁波的城乡差别形成有其发展必然性,如农业本身的弱势地位,产业结构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有一些非必然因素,如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惯性,土地管理与征用政策的不完善性等。本文结合城乡差别的经济学模型和宁波的实际,对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宁波的城乡差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分析,并着力于探索城乡一体化的涵义和内容,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