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碳酸血症对AECOPD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SCS)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未来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AECOPD的患者共196例,根据入院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高碳酸血症组(PaCO2≥50mmHg)和非高碳酸血症组(PaCO2<50mmHg),各组再根据SCS使用时间分为长疗程组(>7天)和短疗程组(≤7天)。高碳酸血症组105人,其中长疗程组56人,短疗程组49人;非高碳酸血症组91人,其中长疗程组39人,短疗程组52人。跟踪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SCS治疗后肺功能的改善量(AFEV1)以及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和出院前的CAT评分;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首次急性加重的时间以及1年内急性加重的次数。评估并比较高碳酸症组和非高碳酸血症组以及两组中长疗程和短疗程SCS治疗的短期疗效及长期疗效。同一亚组及各亚组指标间的比较分别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Kaplan-Meier求出第1次加重的中位时间,并作出生存曲线及风险曲线,使用Generalized Wilcoxon检验对不同亚组的生存曲线和风险曲线的总体分布进行假设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求出各种因素下AECOPD的风险比HR;求出各亚组1年内急性加重的平均次数,比较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高碳酸血症组与非高碳酸血症组相比,平均住院天数更长(均数差3.3d,P<0.05),肺功能改善量△FEV1(均数差95.3mL,P<0.05)及CAT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更明显(28.0降至15.9 VS 24.3降至15.4分)。高碳酸血症组长疗程与短疗程的SCS治疗相比,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量△FEV1较明显(均数差55.4mL,P<0.05),CAT评分1-5d的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5-10d长疗程组的CAT评分仍然有显著下降(约4.9分),而短疗程组无明显变化(P>0.05)。非高碳酸血症组长疗程与短疗程的SCS治疗相比,平均住院天数更长(均数差1.8d,P<0.05);肺功能改善量△FEV1更显著(均值差22.3mL,P<0.05);CAT评分两组1-5d下降无差别(9.3 VS 8.6,P>0.05),5-10d两组均无明显变化。高碳酸血症组与非高碳酸血症组相比,中位生存时间更短(136 VS 163d),风险曲线的总体分布更高,而生存曲线的总体分布较低,再次发生AECOPD的风险更高(P<0.05)。高碳酸血症组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多于非高碳酸血症组(平均相差0.87次,P<0.05)。高碳酸血症组长疗程SCS治疗与短疗程相比,中位生存时间延长(148 VS 123d),生存曲线的总体分布较高,而风险曲线的总体分布较低,再次发生AECOPD的风险更低(P<0.05),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的次数无明显差异(2.20 VS 2.27次,P>0.05)。非高碳酸血症组长疗程SCS治疗与短疗程相比,其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及风险曲线的总体分布存在重叠,再次发生AECOPD的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无明显差异(1.40 VS 1.72次,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显示,所有患者只有高碳酸血症(HR=1.834)和性别(HR=1.466)影响COPD再次急性加重;高碳酸血症组只有SCS疗程(HR=1.258)、COPD病程(HR=1.024)和性别(HR=2.068)三者为独立风险因素;非高碳酸血症组只有COPD病程(HR=1.012)为独立风险因素。结论:1.与非高碳酸血症的AECOPD相比,伴有高碳酸血症患者SCS治疗使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伴有高碳酸血症的AECOPD患者中,长疗程的SCS治疗能使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2.高碳酸血症是AECOPD的独立风险因素,长疗程的SCS治疗可延缓COPD首次加重的时间,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