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分子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药物研发中,药物化学家们主要通过实验以及自身的经验来设计和优化先导化合物,研发手段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以及周期性长的缺点。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大大节约了研发成本,并缩减了研发周期。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优化分子生成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自动探索化学空间,从而发现兼具结构的新颖性、靶标的活性及合适的类药性的高质量的候选化合物。研究表明,小分子药物的毒性在药物研发中至关重要,它也是药物能否通过临床审批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药物毒性的指标繁多,难以拟合多目标优化策略,所以目前仍停留在对单一毒性指标的筛选。此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成模型可以进一步与基于受体或配体的药物设计相结合。然而,目前已经开发的分子生成模型与分子对接或者药效团模型单独结合,还不足以筛选大型化合物库,捕获新的活性骨架。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开展了以下两个研究工作:1.首先,本工作提出了一个能够生成多种低毒性、且具有成药性及新颖性的小分子的模型。根据Clinical Trials.gov中的实验研究报告,选择了常见的心脏毒性、致突变性、肺毒性和皮肤致敏性四种药物毒性作为约束指标。以健康风险等级作为层次分析法中设计多层次毒性约束指标Tx的权重参考。然后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变分自编码器构建条件分子生成模型,将其与现阶段表现最优的毒性预测模型相结合,使用类药性指标、Tx等作为约束条件,来进行全新药物分子设计。该模型在度量指标的评估结果中具有较好的有效性、新颖性和多样性,表明模型能够在约束多达7个指标的情况下,仍可生成多样化的分子结构。此外,该模型生成的分子毒性预测结果主要分布在低毒性区域,表明模型能够有效完成生成目标。同时,在化学空间的可视化结果中,预测无毒的数据与真实毒性数据集的几乎无重叠区域,证实了模型可以有效生成趋近于无药物毒性的类药小分子。2.本工作结合条件变分自编码器和贝叶斯优化发展了一种多目标优化的分子生成模型COMG,并以多巴胺D3受体(DRD3)为例进行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使用药效团匹配系数、药物相似性定量估计和合成可及性作为条件变分自编码器的三重约束指标。此外,以分子对接软件Auto Dock Vina的打分值作为贝叶斯优化指标,同时融入骨架记忆单元的思想,从而在整个化学空间中进行迭代搜索,生成与靶点结合亲和力较高的化合物。在对模型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首先对生成的数据集的化学空间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COMG模型可以在优化循环中迭代生成骨架多样化的新颖的化合物结构。另外,通过与其他结合分子对接的条件生成模型对比,发现基于COMG模型生成的小分子在类药性、合成可及性等指标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同时比训练集具有更高的结合亲和力。通过Schr?dinger软件的打分对COMG模型的生成结果再次验证,发现利用该模型生成的分子与DRD3可以很好的结合。本文的工作主要围绕多目标优化的分子生成模型在全新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展开,分别在生成低毒性的类药小分子和作用于指定靶点的小分子药物设计领域进行了方法探索,得到的两种模型都具有比较好的效果。本文为分子生成模型与药物设计的进一步整合提供了新的方向,并提出了两种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这对未来药物化学家利用分子生成模型缩短潜在药物分子的优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黄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很广,大部分高速公路和铁路修建在黄土沟塬,峁梁区,不可避免的要开挖大量的黄土路堑边坡。黄土路堑边坡表土在实际运营中受到降雨和蒸发的反复干湿循环作用,抗冲性不断弱化,最终引发剥落、陷穴甚至是滑坡等边坡病害灾害。本文在G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清水驿至傅家窑段开挖不同坡率的黄土路堑边坡,根据当地气象资料设计边坡干湿循环流程,对经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的路堑边坡进行土性变化试验和边
学位
本学位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骆驼蓬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二部分是沙棘叶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骆驼蓬化学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为蒺藜科骆驼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和种子不同部位均可入药。骆驼蓬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类等组分,具有神经保护、抗肿瘤、抗病毒、杀虫、肝脏保护、抗氧化、抗炎、止咳、祛痰等药理活性。然而,
学位
学位
饮片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通过加工炮制后药效物质基础发生改变,使药性和功效发生一定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党参为中医临床常用的补益类中药之一,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党参生饮片与党参蜜炙饮片、党参米炒饮片和党参麸炒饮片均为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的主要形式,但其临床功效各有侧重,不同饮片的功效差异主要是炮制引起的化学成分变化的结果。然而目前,鲜有党参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和转化及
学位
桥梁结构在自然环境中总是受到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变化,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从而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分布,其在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钢-混组合结构而言,温度场与温度效应以及混凝土桥面板抗裂性能的研究对其在服役年限内的正常使用非常重要。本文以兰州地区桑园子黄河大桥为工程背景,收集了兰州气象站共计63年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缩尺模型温度场试验、有限元模型计算、缩尺模型静载试验等分析研究,完
学位
寒区隧道边仰冻融灾害形成的原因、作用机理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较为特殊和复杂,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寒区隧道边仰坡内部水热力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影响分析的研究尚为不多。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在冻融循环影响下寒区隧道边仰坡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寒区边仰坡的稳定性在冻融作用下的影响因素、失稳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冻融循环分别对土质边仰坡以及岩质边仰破的影响
学位
伴随高速列车不断提速,列车轴重不断增加,对现有铁路路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对不平整轨道带来的动载激励效应;特殊土地区铁路路基病害频发难以解决;特殊地形下,铁路路基修建困难;以及由水分温度条件衍生的常见路基病害等。道路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在自身静态作用下基础不应出现过大的沉降;在车辆动态作用下不应出现过大的弹性和塑性变形,确保长期稳定不坍塌。针对以上问题,
学位
空间曲线连续梁异型拱组合桥以其独特新颖的造型、优美的线形,常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然而,该结构体系因其构造和受力复杂,特异性强,少有经验可以借鉴,故该类结构有许多稳定性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某空间曲线连续梁异型拱组合桥为研究背景,在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下,进行组合桥的第一类稳定性和第二类稳定性研究,进而探讨结构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施工阶段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有关结论如下:(1
学位
生土建筑在我国历史悠久,且广泛分布在西北部地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设计理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生土建筑逐渐成为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当地居民希望以较低的成本改善其农村的居住条件,但很少有人具有改造与加固、能源和资源节约、区域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为了解决生土建筑力学性能较差,抗震、抗灾害能力较低这一问题,本文以改善土料的性能为切入点,以甘肃兰州地区的黄土为土料,在生土中掺入水
学位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因跨越能力大、节省材料和较大刚度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如靠近活跃断裂带地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这种结构形式地震响应规律及损伤特征相关研究较少。以川藏铁路某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深入研究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实测近断层地震动及人工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地震响应特性,进一步对比分析一致激励与多点非一致激励的差异。本文主要进行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