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公司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hdnfoihsdflwd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的进步。MES、SAP等生产经营控制、管理类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为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作业方式已日渐无法满足现代后勤管理的需求,与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产生严重脱节,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急需通过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改变这一现状。国内外著名企业如联想、西门子、中石化,都已经很大程度的实现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改造。信息系统如何深度融入到后勤管理作业环节和工作岗位,成为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借鉴作用。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对后勤管理及信息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发展,后勤管理的定义、特点和信息化方式。结合金东公司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详细分析了公司后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作业方式落后、耗费大、作业效率低与过程不稳定和容易出错等问题,提出了金东公司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的构思,并依据效率驱动、重点突破的原则,挑选了公司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最为急迫,信息化改造后的效果最为明显的餐厅管理和公司图书管理两个子系统作为一期工程。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这两个子系统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处理和改进的可行性,设计了这两个子系统的系统硬件体系和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库结构、软件功能结构。并将这两个子系统实施运行,分析了餐厅管理与图书管理系统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表明,金东公司实施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后有了质的飞跃。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省了50%以上办公费用;提升了各项作业的工作效率,平均达到70%以上。提高了作业准确率,减少人为错误。金东公司的后勤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建设,不再是整个公司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瓶颈,而是内部员工生产经营的保障,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提升了全员士气,为公司运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的坚强后盾。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参加CNAS比对能力验证计划,提高实验室检测校准能力.方法 依据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的基础方法和生化
粮食和营养安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一项重要议题,预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意味着需要通过继续增加粮食产量来解决日益复杂的粮食安全问题.减少从生产到消费整个供应链
网络营销是企业营销活动与现代通讯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经不断发展已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很多细分领域,成为众多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工具和途
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曾经炙手可热,随着中国和美国资本市场环境的逐渐变化,近期一部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由大股东提出将其私有化。私有化对于这些中国概念股公司而言
目的:观察维药润肺散背部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周期性检查和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科学合理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不仅可以正确反映每位员工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指原缴纳营业税的相关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从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在服务业实行“营改增”开始,2016年5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