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a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寒地城市居住区的景观建设不仅经历了从无到有变革,而且发展到当下对其“质”的提高更加注重。中国寒地城市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具有极端性,导致城市景观的功能利用率下降。居住区景观空间是城市人们工作之余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在设计中营造舒适的微气候环境可以提高环境品质,让习惯于“猫冬”的人们也能走出室外,积极的享用户外景观空间带来的新活力和新体验,增加寒地城市的宜居性。  本文在对哈尔滨市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实地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营造存在的现实问题,如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缺乏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师缺乏对寒地城市居民在居住区户外活动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导致缺乏适应环境气候的科学化人性化的景观设计等等问题;本课题以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融入到人性化的户外景观空间环境设计中,并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软件模拟等方法,从满足居民生理需求及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的角度,研究不同景观元素对微气候的影响,从中总结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策略,最后由具体案例验证优化微气候的景观设计策略的有效性。  文中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为寒地居住区景观设计带来的相关问题,由此对国内外相关居住区景观与微气候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从基于优化微气候具有地域特点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定量化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建构了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体系。分析和研究了居住区景观要素与微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第三章:研究寒地城市居住区内景观空间微气候的模型建构及数值模拟分析。首先从定量的角度,来初步探讨有利于优化居住区内微气候的建筑组团形式及其对居住区景观空间微气候的影响情况。之后利用此解析得到的相关数据作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外围边界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其次是把景观的看成一个具有不同尺度、不同空间几何形态、孔隙率的景观组团体块。以围合式周边用地环境为例,按景观空间的(点、线、面)基本要素对景观组团体块的尺度大小、几何形态、孔隙率大小、走向、布局等进行模拟研究,并对绿植的不同孔隙率、位置、布局进行了模拟。从模拟的数据中分析出具有优化微气候环境的景观设计策略。  第四章:具体提出,基于微气候优化视角的寒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策略并通过对哈尔滨某小区这个具体的现实案例加以验证。  本课题抓住寒地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中的现实薄弱环节,整合气候学、环境行为学、生态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等多学科理论,有效地将景观美化与寒地气候特征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寒地景观环境的热舒适度,创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寒地宜居环境。提高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利用率,达到优化居住区景观空间环境的目的,使之更好地适应居民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于一个技术神话的时代,新媒体艺术正是当代艺术的新主流之一,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形态。其发展至今,展现出了巨大的活力和潜质,同时也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