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开发工程对海域生态环境的损害评价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bou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油气资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其油气资源储量占总储量的近30%。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有效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海上油气开发工程必然产生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损害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海上油气开发生产阶段排放的污染物对海域生态环境的损害是持续的。而目前关于海洋石油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存在局限性,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缺乏长时间尺度的实证研究,缺乏海上平台生产水排放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价研究。因而开展海上油气开发工程生产水排放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价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本文以北部湾涠洲海域的油气开发工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油气开发等理论,分别对海上油气开发工程的污染特征、涠洲海域生态环境演变、油气开发对涠洲油田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生产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损害的评价模型以及现有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分析。通过整理分析涠洲海域近20年的海洋环境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剖析涠洲油气开发工程与海域生态环境改变的相互关系,筛选影响海域生态环境改变的贡献因子。并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油气平台生产水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海洋油气开发中的产污环节及排放的特征污染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水质中的溶解氧、悬浮物、活性磷酸盐、镉、挥发酚,沉积物中的砷、锌、铬,生物生态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均匀度,底栖生物量,鱼类生物质量中的铬,作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影响生态环境改变的主要贡献因子。(2)根据油气开发工程特点,在“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构建油气开发工程生产水排放对海域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模型与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进行对比测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3)通过损害评价模型计算,验证了生产水排放会显著影响排污口周围500m以内海域生态环境的常规性结论,同时还发现生产水排放的影响范围具有季节变化的特征,并可扩展至距排污口周围1000m以内的海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筛选油气开发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评价模型,可根据油气开发活动的强度及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较少的指标,对油气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快速评价,可较准确地评价其影响范围及季节性变化特征。本文构建的评价模型扩展了目前海洋油气生态评价中,主要利用污染物扩散模型确定影响区域的方法,为现实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中涡旋是指在对流单体或者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内部产生的γ中尺度涡旋环流(MV),能够导致暴雨、龙卷、冰雹等灾害性强对流天气。江淮地区暖季是我国对流活动、特别是MCS的高发区和活跃季。本文根据2013-2015年4-7月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对江淮地区MCS和中涡旋的活动规律和环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3-2015年4-7月,江淮地区一共识别出95个MCS,大部分位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其承载能力和吞吐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路由器作为互联网中负责转发数据的关键节点设备,其能效和性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路由器中存储路由表项的媒介一般由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承担,随着路由表项的增长,SRAM的访问功耗在路由器整体功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SRAM的延时也限制了路由器整体性能的提升。本文面向路由匹配
框架外墙或隔墙一直被认为是“非结构构件”、“抗震第一道防线”,然而填充了墙板的框架初始刚度会比空框架的初始刚度提升好几倍,同时墙体震后修复费用较高,而且传统砌体填充墙由于砌体过强导致平面内外反应的不确定性及其不规则的整体布置都会危害建筑的安全性以及延性。比如“短柱破坏”、“薄弱层破坏”、“扭转破坏”等等。同时墙体平面内的损伤越高,相应墙体平面外的承载力也会减小。因此近年来震后修复成本控制的需求导致
输电塔在电力输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杆塔所承受的荷载也越来越大,对输电塔塔座板承载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工程中常用的是四地脚螺栓塔座板,八地脚螺栓塔座板因其更高的承载能力应用也越趋普遍。而我国现有规范对塔座板承载力的计算过于保守,容易造成浪费,相关理论也比较不完善。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特高压输电塔塔座板的承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与位移响应
随着国际社会对能量变换的需求不断提升,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流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数据中心、电力牵引、中压配电网等应用场合中,随着功率等级的提升,传统的基于工频变压器的方案局限性越来越大,然而,固态变压器技术(Solid State Transformer,SST)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大功率变流系统的性能。目前SST多采用原边串联副边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
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意味着人们对于美食的需求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更注重文化的内涵、视觉的享受、精神的共鸣,所以一些美食类纪录片顺应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本篇论文探讨了关于中国美食类纪录片内容的演变、视听效果的演变、叙事结构的演变等,并简要的叙述了它在演变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度的探讨。探讨中国美食类纪录片的演变与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探索其发展的规律并在规律中总结其
学位
绵阳汉平阳府君阙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是全国现存的45处汉代石阙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双出墓阙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影响下,汉平阳府君阙石块已发生压裂剪坏、水平错位扭转和石块崩落等破坏。为了防止阙体结构发生进一步的破坏,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修缮前和修缮后的汉平阳府君阙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研
碳材料因其性质稳定、来源广泛、环境友好等优点,在能源、光电、仿生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在纳米尺度上控制合成出特定形貌、结构及组成的碳基材料,对于其性能的改善及特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媒体不断发展,纪录片创作者们逐渐探寻纪录片的网络出口。加之国内视频网站在影视资源上激烈角逐,视频资源缩水严重,各大平台纷纷将视野放在自制内容上。在自制电视剧取得成功后,各大视频平台相继涉足纪录片领域。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在资源配置和制作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逐渐形成自制纪录片的制作体系并被大众所接受。本文以“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以文献研
学位
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化作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与文本相比,图像显然是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对提升人们审美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笔者选取了当代美国著名艺术史家基思·莫克西(Keith Moxey)的《视觉时间:历史中的图像》(Visual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