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MA368/369标准的超宽带系统的物理层同步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i1981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速率快、抗多径和低功率等优点,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UWB技术的实现方案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凭借强抗衰落能力和高频带利用率等优点,成为了UWB的主流方案之一,并被高速超宽带ECMA368采用。 本文在介绍UWB技术的背景知识和OFDM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详细研究和分析OFDM系统的同步技术,并进行系统仿真。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无线通信的发展,超宽带技术以及OFDM技术。 第二章详细讨论OFDM系统。主要介绍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加入保护间隔抗多径效应的原理;概述OFDM技术的关键问题,以及介绍MB-OFDM超宽带技术。 第三章对高速超宽带OFDM接收系统中同步技术进行充分的研究。首先概述OFDM系统中的同步问题,分析推导各种非理想同步因素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然后介绍目前OFDM系统中典型的同步方案,并对各种同步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针对基于训练序列同步的经典SC算法的平台效应提出了改进算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第四章介绍了高速超宽带标准ECMA368/369标准物理层同步接收方案的实现设计。首先介绍这个系统的实现模型,然后以第三章的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复杂度和性能要求,制定一套完整的同步接收方案,方案确定了具体算法,并对符号同步、载波频率同步作了深入研究。 第五章根据提出的接收同步方案实现高速超宽带OFDM仿真实验系统,并在UWB信道中对系统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曲线。其中,系统的发送端按照ECMA368/369标准实现。接着对同步模块进行定点化,给出了各种运算的定点化方案并对定点化中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仿真。最后给出系统在同步模块定点化后的性能曲线,并与定点化之前的性能作比较。 第六章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为缓解当前开放频谱资源匮乏和大量专用授权频谱利用率低下的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可以使未经授权的次级无线终端主动发现和合理利用专
随着电网线路故障多样性、多重性、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不断积累,区域性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有发生,能否挖掘出潜在的线路隐患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对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决策分析
近二十年来,移动通信系统与无线通信技术高速发展,语音业务的移动化正在实现,移动化的窄带数据业务也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由于无线技术的制约,目前,宽带数据业务主要还是
随着激光雷达水下探测技术的广泛使用,更多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探测过程中遇到的严重的后向散射信号上来。如何抑制后向散射信号成为激光雷达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载波
学位
云媒体作为云平台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为庞大的多媒体数据提供了新的支撑,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它面临着大量迸发的多媒体接入、处理以及传输服务以及异构资源等,
特征提取或数据降维是模式识别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从众多数据特征中求出那些对分类识别最有效的特征,从而实现对特征空间维数的压缩。本文对一种主要的线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传统网络所带来的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了,对于网络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QoS)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