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碟式高倍聚光系统辐射特性及能流均匀化研究

来源 :西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惊人的污染速度,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太阳能作为清洁环保且免费的可再生能源获得了大家的关注。抛物碟式太阳能系统因其聚光比高及光热转换效率高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中。吸热器作为光热转化的关键设备,明晰其热流密度分布以及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热流分布均匀化的方法,对保障吸热器运行安全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获取吸热器腔体内部热流密度的分布特性,提出改善热流均匀性的有效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Sol Trace光学模拟软件,建立以16片矩形垂直部件围绕圆形顶壁构成的圆柱形腔式吸热器模型,对腔体内热流密度分布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吸热器腔体内部沿轴向的热流密度分布极度不均匀,为先增后减的单峰趋势,峰值出现在吸热器的中部,最低值位于吸热器开口处。此外,热流密度沿吸热器圆周方向的分布相对均匀;2.基于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建立了太阳能吸热器热流密度计算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引入辐射传递因子,将辐射单元间的相对位置、几何形状以及辐射表面的特性等的影响均体现在辐射传递因子中。通过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计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文献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光线数目、吸热器开口位置和壁面吸收率对热流密度分布的影响,发现热流密度在腔体内分布的高度非均匀特性;3.在上述所获得的热流分布非均匀的基础上,提出改善聚光器结构以及改善吸热器腔体壁面辐射特性两种方法来提高其热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通过聚光器结构的优化可使吸热器内壁热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显著提高,热流峰值从810 k W/m2下降到531 k W/m2,非均匀因子从2.5降低为0.25。此外,低热流区从90mm减少到45mm。根据吸热表面辐射特性对热流分布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吸收率分布的优化方法。结果表明:优化吸收率分布可有效降低热流峰值,并使得非均匀因子从2.5下降到0.5。本文在获得太阳能吸热器内部热流密度分布特性的基础上,对其非均匀性进行了改善,该研究内容对吸热器的科学设计及运行安全可靠性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信息。现在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随着信息数量的持续积累,这也增加用户遴选有效信息的难度。如何规范海量互联网数据,并挖掘其有效信息,方便人们的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知识图谱的出现为规范化数据提供了新的知识载体,在知识图谱的加持下,搜索引擎等信息检索领域的搜索结果在展示形式、展示质量和用户体验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优化。以知识
喷气织机引纬系统是喷气织机工作过程中最重要的机构。其中,气流流速和耗气量是喷气织机最关键的两个性能,而异形筘以及主、辅喷嘴的结构对这两种性能有较大影响。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Fluent、LabVIEW等软件及喷气织机引纬实验台,对异形筘和辅助喷嘴进行研究,得出流场特性及耗气量等结论。本文以主喷嘴和异形筘的组合流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CFD数值模拟方法和喷气织机引纬实验台方法,得到流场的速度
近些年来,云计算的兴起使得企业纷纷上“云”,同时微服务和容器技术在云计算领域应用广泛。Kubernetes作为目前最主流的容器编排工具,大部分云服务提供商都使用它作为应用的部署解决方案。容器编排是它的表象,其核心功能是资源调度。如何将云平台中的资源以最优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良好的资源调度策略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本文将以Kubernetes Scheduler作为研究对象,
齿轮是制造业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性零部件,其齿面的形状误差是齿轮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对传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实现对齿轮齿面的精密测量是提高其制造精度与修形精度的前提。激光干涉测量法因其理论精度极高,是非接触式测量的发展方向之一。测量时,干涉条纹图像是目前唯一采集到的数据,其处理方法与处理精度直接决定了激光干涉测量的精度及可靠性。本文将针对干涉图像的齿面域分割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
三维展示装置能够真实地反映物体三维结构。相较于传统的二维平面展示,运用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对精密齿轮齿面的强度分布、形貌误差等信息进行虚拟三维模型展示,表达的齿面信息更为丰富,信息呈现更为直观、简洁。本文以齿面形貌误差的直观展示为目的,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点云数据和自然手势交互的三维立体展示系统。首先对三维展示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三维展示装置的技术路线。在保证三维模型成像清晰的原则下,设计并搭建出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智能仓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仓储系统相比,智能仓储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灵活性强、柔性高等优势。在智能仓储的系统中,其核心环节就是多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的任务分配和路径规划。目前对于多AGV任务分配的问题,主要是以多AGV的总移动距离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AGV还会面临负载不均衡、任务完成时间过长等问题
在纺织领域,织物疵点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是评判织物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纺织企业的效益影响颇大,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机器设备故障、周围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污渍、断纱、破损等不同类型的疵点。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人工检测织物疵点的方式逐渐被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取代,在企业中有较好的应用需求。因此,本文基于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织物的疵点检测理论和算法进
可穿戴电子设备在人体健康实时监测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的传感材料均具有较为完整的微观导电网络结构,导致柔性应力传感器在检测微小应力时普遍灵敏度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碳质球复合金纳米结构的制备思路,通过传感材料微结构的调控提高传感材料受应力后的微位移变形,实现柔性应力传感器的高灵敏检测,并采用有限元分析,验证传感材料微结构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具体开展以下研究工作:本文拟使用碳质球充当
高档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基石,高性能电主轴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动力部件,角接触球轴承是电主轴的重要支撑部件。在电主轴装配时对轴承施加一定的预紧力,能够保障轴承动态性能及多工况加工的适应能力。考虑温升影响,根据轴承动态特性实施动态预紧优化,可提升轴承综合性能,本文构建了考虑温升的轴承动力学模型,给出了轴承动态预紧优化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Hertz接触理论、“外轨道控制”理论和拟静力
热轧带钢在现代生活中地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汽车车身就是热轧带钢的主要需求之一,车身材料的性能是否达标决定汽车驾驶是否存在隐患。热轧带钢的不同机械性能主要通过带钢的冷却来控制,所以带钢冷却速率、卷曲温度的精度的控制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选取C-Si-Mn-Cr-Nb带钢为研究对象,查找出冷却后带钢边裂以及抗拉强度提升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从方案中确定带钢边部冷却时须生成的组织,以及生成对应组织的冷却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