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系指冠状动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供应和心肌耗氧量之间不平衡导致的以心肌缺血缺氧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近年来对于该病的治疗进展很快,但该病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中医学与之相关论述的文献颇丰,存在较大的治疗学优势。现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以阴阳气血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凝、寒聚为标,治疗上多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除浊、宣痹通阳等法。
当归四逆汤(danggui sini decoction,DSD)为张仲景《伤寒论》治疗“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者”主方。其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之功效,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原则,现临床亦多用其治疗冠心病。但尚未见到有关本方在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动物实验的相关报道,故拟通过本课题研究探讨当归四逆汤在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动物实验依据。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防治心肌缺血方面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本方防治CHD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选用10~11周龄的健康、成熟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200±2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DSD低剂量组、DSD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灌服蒸馏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当归四逆汤生药5g/kg(DSD低剂量组),当归四逆汤生药10g/kg(DSD高剂量组),复方丹参滴丸0.081g/kg(阳性对照组),每天1次,各组均普通大鼠饲料(河北医科大学动物饲料加工厂)喂养,4天后,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于给药后1h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8mg/kg)进行造模,连续注射3天。分别记录大鼠首次注射ISO前10min以及末次注射后30minⅡ导联心电图;末次注射ISO后2h处死大鼠,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取心尖部心肌组织,制作切片标本,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其余心尖部心肌加入生理盐水制成10%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结果:
1.对心电图的影响以出现Q波或ST段抬高等作为阳性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10只大鼠均出现阳性反应,而空白对照组则未出现阳性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DSD高剂量组有2例出现阳性反应,而DSD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则各有4例出现阳性反应,差异显著(P<0.05或P<0.01)。
2.对血清心肌酶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CPK两者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DSD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LDH、CPK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DSD给药剂量的增加,大鼠血清中LDH、CPK的活性呈下降趋势。
3.对大鼠心肌组织结构的影响光镜下显示:空白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位于心肌纤维的中央,横纹清晰可见;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核模糊或消失;DSD高剂量组肌纤维排列基本正常,病变轻微;DSD低剂量组肌纤维排列轻度紊乱,部分细胞核变得较为模糊;阳性对照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程度与低剂量组相似。
4.对心肌SOD、MDA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差异显著;与模型组相比,DSD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DSD给药剂量的增加,大鼠心肌SOD活性及MDA含量分别呈现升高和降低的趋势。
结论:当归四逆汤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能有效防治由ISO引起的心肌缺血及缺血性损伤。该方能提高机体SOD活性,消除MDA,故推测其可以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以防治心肌缺血过程中由该反应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保护心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