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两部分闸述如下:
第一部分胚胎移植后14天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目的:
评价IVF-ET后14天β-hCG水平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
选择2004年7月至2006年1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或(和)ICSI后成功的不孕患者858名进行回顾性分析。858例患者中,常规IVF632例,ICSI150例,IVF/ICSI76例,均于胚胎移植后14天在本院生殖中心抽血检测血清β-hCG浓度,并根据超声诊断、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分为两组:不良妊娠组(A组)和继续妊娠组(B组)。不良妊娠组包括异位妊娠组(A1组)和早期流产组(A2组):继续妊娠组包括单胎妊娠组(B1组)、双胎妊娠组(B2组)和三胎妊娠组(B3组),分别比较各组间的血清β-hCG水平,分析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论:
1.胚胎移植后14天血清β-hCG水平能有效地预测IVF-ET周期不同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2.继续妊娠组随着血清β-hCG浓度的增高,多胎的概率也随之增加。
第二部分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和胎心节律预测妊娠结局目的:
1.观察卵黄囊在正常早孕中出现、生长、消失的规律。
2.探讨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平均直径大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3.比较继续妊娠组(A组)与不良妊娠组(B组)胎心搏动的相关性。
材料和方法:
采用西门子-亚当黑白超声诊断仪或GE-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阴道超声,在孕5-13W,对2004年7月至2006-12月于我院IVF-ET后宫内妊娠的妇女1831例,共计2444个孕囊,按照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2129个)和不良妊娠组(315个),比较两组卵黄囊平均直径及胎心声像学指标,评价卵黄囊、胎心搏动等超声声像学特征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结论:
1.在正常妊娠中,卵黄囊于孕5周出现,并随着孕周不断增长,11-13周后逐渐萎缩并消失。
2.卵黄囊超声声像学特征与妊娠结局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孕6周以后,卵黄囊过大、过小及缺如,其妊娠结局不良。经阴道超声以其简单、快捷、无创来筛查早孕期不良妊娠是可行的,同时,联合检测卵黄囊大小及胎心节律对预测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