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创新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校中层干部的选拔一直套用国家党政干部选拔制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传统国家党政干部选拔的方式来选拔高校中层干部己不能满足建设现代高校的需要。本文在继承我国传统的高校中层干部选拔经验基础上,借鉴古典管理理论、现代人才素质测评理论对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进行了创新探索。本文首先对新中国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考察委任制、荐举委任制、竞聘上岗制(竞聘委任制)产生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及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优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考察委任制、荐举委任制、竞聘上岗制在当前我国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其次结合我国高校面临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制度环境和干部选拔理论及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校对中层干部知识、能力等素质需求和干部选拔模式与之相应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从着眼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提出了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的总体构想,提出了建立中层干部选拔规划制度、主体制度、甄别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具体制度,从而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高校中层干部选拔制度体系。
其他文献
动笔书及此文的初衷,是想以民法典的编纂活动为叙述的基本着眼点,对俄罗斯民事立法领域自基辅罗斯时期至今1100年以来的发展轨迹作一梳理。 习惯上,按照是否有正式的专门民法
在我国,随着媒体新闻自由意识以及新闻监督意识的觉醒,媒体报道司法活动日益频繁。同时,由此引起的媒体与司法二者之间的法律问题也引起了学者和民众广泛的关注。构建媒体与司法
人们的活动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主观的认识与客观的情况相背离时,人们便会产生认识上的错误。当然,这种错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也是相当必要的
随着体育运动商业化、全球化的发展,如何解决日渐增多的体育纠纷已经成为体育界和法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仲裁,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种替代司法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正适应着国际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