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矿区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资源开采引起地表沉陷,使矿区土地、建(构)筑物遭受严重破坏。超化矿22001工作面开采影响范围内民房建筑较多,随着采矿生产的进行,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和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预防井上、下灾害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对大采高浅埋深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进行了现场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地表移动特征、相关角量参数特征,经计算分析,得到走向综合边界角为39.4°,上山综合边界角为44.4°,下山综合边界角为49.2°,其边界角比一般综放开采工作面小;最大下沉角为89.0°。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利用曲线拟合确定了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得到地表下沉系数为0.88,预计参数均较传统综采面参数偏大。求取22001工作面动态移动参数:起动距为40~50m;平均超前影响距为172m,平均超前影响角为56.6°;平均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为45m,平均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为80.3°;地表移动持续总时间为314d,下沉剧烈期为68d。同时,对地表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现场调查,总结了非连续变形的分布特征。论文依据关键层理论,对裂缝发育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浅埋深大采高中硬偏软覆岩条件下,上覆岩层中关键层的破断是地表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因覆岩岩性较软,松散层较厚,应力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削弱,进而降低了台阶裂缝发育的可能性;黄土层抗拉能力弱,故地表形成了密集分布、无台阶发育的裂缝特征。
其他文献
海洋寡糖是由海洋生物多糖降解获得的,其分子由2-10个糖单位的糖苷键链接而成。研究发现海洋寡糖在抗炎、抗肿瘤、促生长、增强免疫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本文主要针
矿区沉陷监测对于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开采、保护矿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地面监测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覆盖范围有限。机载LiDAR系统能够快速获取大面积地表高分辨率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山区激发了数以万计的次生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堰塞湖、泥石流等,其分布广泛、类型复杂、破坏巨大,为居民安置点的设置、恢复重建和城市规划带
生态水不但能截留一部分降水,而且在小范围区域内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国内外对水资源的研究较多,但与生态水(层)具有本质的区别。生态水(层)信息指标参数之一植被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