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z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权制度的每一次进步及变革都与技术的进步不可分离,数字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私人复制属性的巨大改变。为私人使用而复制作品在传统版权法中是合理使用制度的经典模式。但因为现代复制技术的突飞猛进、复制成本的急剧降低及作品使用数量的急剧增加,版权人利益面临着私人复制给它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威胁。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私人复制问题是每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私人复制行为在整个版权法中虽是一个比较微小的问题,但触及的却是著作权法的本源及核心价值,因此本文可以说是以小见大,对解决现实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希望对我国著作权法制的完善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私人复制行为的概述。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私人复制的概念,接着回顾了历史发展长河中私人复制的发展和变化:印刷版权时代的私人复制对整个版权体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也没有威胁到著作权人的利益,因此是合理的;电子版权时代的私人复制对著作权人的利益影响逐渐增大,天秤开始倾斜,因此此时的私人复制开始受到质疑,各国也开始做出相关的反应,如德国补偿金的出现;随着技术的进步,进入数字时代的私人复制不再理所当然属于合理使用范围,如何定性此时的私人复制及如何对其进行规制,是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迫于解决的问题。私人复制是否都属于合理使用呢?对于私人复制行为的性质认定有两大学说:侵权论和合理使用论。但两大学说都有所偏颇,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二部分是有关私人复制行为性质判定的立法及局限。在回顾国际组织关于私人复制问题的立法及各国的努力的基础上了解到“三步检验法”和1976美国版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四要素”是关于合理使用标准影响最大的参考因素,也是判断私人复制是否为合理使用的准则。其中合理使用“四要素”更被广泛采用。然而,合理使用四要素在数字环境下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第三部分是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性质认定之标准构建。通过上文的分析,作者结合现实,提出了在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行为认定应持有的标准:首先,“利益平衡”是数字环境下认定私人复制性质的基本准则。其次,“合理使用四要素”是数字环境下认定私人复制的基本准则。最后,“传播”是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合法与否的参考因素。第四部分,是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再分析及立法建议。首先指出相关立法的不足,然后,提出私人复制相关立法改进。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网络信息敏感度度量研究成果存在准确性差和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基于DS的开放式网络交互信息敏感度准确度量方法。引入时间维状态,由认知层角度出发,依据刻画网络终端节点行为模式判断信息状态,并与原来信息防御系统结合,分别从信息增益、信息状态空间和网络影响方面度量信息在网络中整体效应,实现交互信息整体状态描述。依据信息状态描述,对信息属性实行量化标度,对量化之后的标度值实行标准化操作,得到无量纲化
通过液相还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膨润土负载、有机溶剂木质素分散的纳米零价铁。同时制备了未改性的纳米零价铁和膨润土负载的纳米零价铁。通过SEM、TEM和X射线衍射对三种不同
选择自然放牧的3个不同月龄苏尼特羊2个不同部位的肌肉,用比色法测定胶原蛋白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吡啶诺林(Pyr)的含量,用质构仪测定剪切值。结果表明,随着月龄的增加,总胶
玉米杂交种的种子生产技术是一门实用学科,要求技术人员不仅明了杂种优势利用的原理,更要具备识别杂交种及其亲本的基本功.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用以处理栽培
针对当前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存在实时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DDET的复合可重构无线网络信息交换方法。采用树突状细胞算法检测网络中异常数据,利用选取细胞单元时影响参数构建弱分类器,采用弱分类器对阈值集合进行训练,以阈值集合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抗原刺激为依据,通过抗原加权之后的成熟度集合指标来评估目前数据状态异常与否。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引入能量有效的信息交换协议DDET,采集复合可重构无线网络中节
目的初步探讨自动触发椭圆形中心编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在脊髓硬膜动静脉瘘(SDAV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疑为胸腰段的SDAVF患者行椭圆形中心编码的增强MRA
为研究川明参提取工艺及化学成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川明参挥发油的最优工艺,并利用GC-MS技术对川明参的挥发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SRM)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及噪声,这是因为在SRM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力引起定子变形,从而产生振动和噪声。通过Maxwell对SRM进行电磁
传统的机械臂轨迹生成与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离散采样方法,主控制器以固定的时间间隔采样关节的轨迹参考函数,并将采样点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作为参考控制信号发送给关节控制器。在这种方法中,轨迹精度依赖于采样点的数量,提高精度就要增加采样点,但是这将增加数据传输量,总线系统的速率和带宽也需要相应提高。针对传统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运动描述语言(MDL)的机械臂轨迹生成与控制方法。上述方法把连续的轨迹函数映射到
目的:制备能够提高长春西汀(vinpocetine,VIN)分散状态和溶出速度的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研究VIN在PVPK30中分散的热力学过程。方法:应用溶剂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分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