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氮时期对稻茬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6年~2008年在安徽省凤台县桂集乡大王村进行。选用烟农19、皖麦52、皖麦48三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稻茬麦栽培,分别在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追施氮肥,研究其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追氮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若干生理特性的影响追氮时期对不同品种小麦的群体茎蘖数随追氮时期后移均是先增加后减少,三个品种均在拔节期追氮群体茎蘖数达到最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三个小麦品种均随着氮肥后移而不断增加,均在孕穗期追氮达到最大,烟农
其他文献
以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构建的一个DH群体(61个DH系)为材料,对其10个产量性状GCA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性状GCA进行了QTL定位。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61个DH系的抽雄期、吐丝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轴粗、百粒重和单株产量12个性状进行了调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和穗位高外,其余各性状在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各组合
烟草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每年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07年烟草行业工商税利超过3880亿元,同比增长25%。但是烟草生产上受许多病虫害的侵染而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烟草青枯病是影响南方烟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而分子育种为解决烟草青枯病问题开辟了新的育种途径。本研究采用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手段进行烟草的分子育种研究:一是筛选和鉴定了一些烟草根特异表达的基因片段,二是通
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的结果是否客观、准确,关系到提高育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现实问题,建立高产优质的杂种优势模式,也关系到杂种优势的重要内容的准确与否,本试验以广西大学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