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立法的缺陷分析及完善建议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zhang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是典型的非标准劳动关系,传统的一重劳动关系理论是以标准劳动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不能合理解释非标准劳动关系,因此要从双重劳动关系、共同雇主的角度认识劳务派遣。在劳务派遣中,受派劳动者与派遣单位和要派单位都构成劳动关系,后两者都要承担相应的雇主义务。但是这种特殊的劳动关系是以劳务派遣协议为基础存在的,作为协议对象的受派劳动者不应只成为享有知情权的被支配者,更应当作为派遣协议的参与者,有权在利益受损时主张权利。   劳动合同法四易其稿,对劳务派遣始终保持严格规制的立法态度,虽然旨在追求对受派劳动者的有力保护,却违背了劳务派遣的灵活特性,使法律规范劳务派遣、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宗旨也最终无法实现。从法律条文上看,劳务派遣的准入标准似高实低、雇主义务的设定和分配缺乏可行性、派遣范围界定模糊、形同虚设、救济机制不够健全,受派劳动者得不到有效的救济;从劳动法律体系上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未对《劳动合同法》的缺陷及时修正,后来颁布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亦未做出针对性的规范。种种不足最终使劳务派遣立法陷入逻辑不清、自相矛盾的窘境。   因此,要纠正当前劳务派遣立法中的诸多问题,应当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劳务派遣单行法。在立法宗旨上,要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框架下,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明确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从倾斜保护劳动者的角度设定劳动基准,从有利于劳务派遣发展的角度确定规范的力度;在立法原则上,应遵循“提高准入-适当规范-广泛救济-严格执法”的原则设计立法,按照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在三方当事人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把适当提高派遣准入标准、合理分配雇主义务、明确派遣范围、从严保护劳动者权利等作为其重点考虑的方面。  
其他文献
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作为残膜回收机的分离机构 ,对其分离原理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 ,然后采用约束坐标轮换法优化相关参数。根据优化结果设计曲柄滑块机构 ,试验表明其分离效
刑罚本质理论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刑罚本质的研究有利于建立现实、合理而有效的刑罚体系,促进刑罚本质的理性化,有助于调整国家的刑事政策方向。黑格尔作为刑事古典学派的
农村地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的,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当代农民的道德素质不能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这是一个亟待突破的问题。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处理的重大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有序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分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位
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其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1],爱滋病的流行也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近年来,结核病也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由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人口的密集性,各种呼吸
中国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包括产权交易机构和产权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其组织形式一般表现为产权交易所或产权交易中心,是产权交易当事人提供服务的法人组织,是产权资源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