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研究——基于经济和人口的视角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国提出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高等教育这一小节中明确提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实施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振兴;同时也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这一辩证的叙述方式并没有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抑或是协调发展。如何科学地实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也会遇到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问题,分析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对我国来说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基于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以及高等教育系统理论,本文以经济水平、人口水平为切入点,分析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美国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是“注重公平、兼顾效率”,中国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是“过于公平、忽视效率”,德国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是“适度公平、适度效率”,日本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是“注重效率、忽视公平”,英国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理念是“注重公平、保守效率”。  (2)从基于经济水平分类的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来看,在经济水平高的类别,我国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四个国家,日本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在经济水平中等和低的类别,我国相应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其他四个国家,日本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国家。  (3)从基于人口水平分类的各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来看,在人口水平高的类别,我国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四个国家,日本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美国、中国和英国。在人口水平低的类别,我国相应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高于其他四个国家;日本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在人口水平中等的类别,德国此类区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远高于其他四个国家。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四强选手和中国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发、录像观察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选手的发球阶段、接发球阶段和相持
作为元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个体学习时间分配的特点和内在机制一直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学习时间分配是元认知控制方面的一个研究指标,并对个体的学习结果产生影响。在
1939年6月26日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有一条通栏大标题:《华北新胜利与贺师长光荣负伤》。这篇排在头条的社论,占据了这张四开报纸头版的一半。更为奇特的是,这份报纸还在醒目的位置,登载了蒋介石、阎锡山以及国民党其他高级将领致朱德、贺龙的祝贺“华北新胜利”的电报。这在《新中华报》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里所说的“华北新胜利”,就是贺龙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  从1939年1月到8月,贺龙率
传统武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通过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体现着民族情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特色,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身体文化的总结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于2006年10月25日-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