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在降低毒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以纳米材料作为载体,进行药物的运输并对药物的释放进行控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中碳酸钙作为一种无机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安全性以及价格低廉等特点。此外,碳酸钙具有pH敏感性,其结构在中性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同时,可在实体肿瘤组织和溶酶体等酸性环境中分解,并实现对其载负的药物的可控释放。上述优点说明碳酸钙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力。然而目前在可控性合成的研究中,由于碳酸钙自身的快速结晶特性,在纳米尺度很难得到具有单分散性、粒径均一和粒径可调的高品质稳定碳酸钙纳米颗粒,这也是现今碳酸钙作为生物材料进行广泛应用的最大桎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选择了非晶碳酸钙(ACC)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控合成和药物载运等方向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碳酸钙的几种存在形式中,ACC因其各向同性,不具备特定的晶格结构,更易于得到适合作为药物载体的稳定纳米尺度材料。本论文在通过以简易的方法宏量合成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高品质的ACC纳米颗粒,并将其分别应用于水溶性和疏水性药物的载负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粒径可控且均一的单分散ACC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该部分首先采用气象扩散的合成方式,制备了纯的ACC纳米颗粒,然后对产品形貌与合成条件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调节和表征,从而得到具有单分散性、均一性且粒径可控的ACC纳米颗粒。同时还尝试对不同粒径大小的ACC纳米颗粒进行二氧化硅包覆,以此改善其因自身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导致其极易在水环境中迅速溶解和结晶等缺点。第二,可用于作为多种水溶性药物载运的药物-ACC纳米颗粒的制备。将吲哚菁绿、异硫氰酸荧光素以及罗丹明B三种药物分子在分散状态下,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形成药物-ACC纳米颗粒,同时对药物载负率和利用率进行表征。第三,以ACC为模板的喜树碱@二氧化硅纳米治疗体系的构建。将喜树碱(CPT)在开环的状态下,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CPT-ACC纳米颗粒,并对其进行二氧化硅包覆,得到CPT-ACC@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使CPT在颗粒内部重新形成内酯环,得到活性CPT@二氧化硅的纳米载药体系。通过对上述合成方法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具有粒径可控、单分散性、均一性以及长期稳定性的ACC纳米颗粒的制备,同时将其应用于不同药物的载负方面,进一步增加和拓展其应用的潜力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