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楚文化中的凤鸟纹样初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同根同源,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国内对于区域文化的研究,近几年持续升温。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出土文物的探究,以楚国的历史为背景,以史为鉴,研究楚文化中的凤鸟纹样,进一步了解楚文化的精髓,从而改善区域文化研究这一盲点。  本文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楚文化概述。主要介绍了楚国八百年灿烂的文化。笔者首先对楚国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楚青铜器、漆器、丝织绣品以及楚巫文化等,最后总结了从这些器物中透射楚人的审美和胸襟。第二部分,着眼于楚文化中的凤鸟纹样。通过实例比较了楚文化中不同时期的凤鸟纹样,总结了各时期凤鸟纹的造型特点以及变化规律。第三部分谈及楚文化、凤鸟纹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案例说明楚文化元素对现代设计,乃至建筑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第四部分谈及以“有凤来仪”为主题的毕业设计。  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人们看到楚文化的意蕴,学会鉴赏楚凤之美,对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的应用有着借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习楚人博纳海川的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想你呀乌兰巴托的爸爸,想念你就唱你教的歌谣,爸爸的心像是辽阔草原,我是羊群像白云;女儿在遥远的家乡,想念你就拉起这马头琴,愿那琴声随着风儿飘远,希望你能听得见。"11月10
格尔木,河流汇聚之意。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流淌成溪,在荒滩戈壁蜿蜒而行,汇聚成河,东流入海。自然的力量,造就了河流。人的力量,造就了城市。格尔木,是一座因工程而生的城市。
期刊
20世纪初,西方的写实主义的美术观念随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进入中国画坛,对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传统中国画踏上了现代转型的历程,尤其在中国水墨人物画
自从摄影诞生起,就一直与绘画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绘画由于其历史渊源和底蕴,一直在美学层面上影响着摄影的发展。   绘画中
2000年5月,刘向东同志受命担任省供销社主任。当时,全省供销社的各项经济指标几近谷底,改革发展步履维艰。新的领导班子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提出了“改则存,不改则亡
在夏季去过西藏的人都能感受到夜晚布达拉宫的流光溢彩,以及拉萨街头的灯火通明。谁又能想到这座美丽的国际旅游城市在寒冷的冬季却分外清冷。不仅失去了美丽的颜色,拉萨的冬季
期刊
水泥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地方的用电大户。西藏高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也不例外。这家水泥企业于2009年12月由华新水泥与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高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