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计与概率是中小学数学课程不可或缺的内容,与传统数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互补.统计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统计观念”列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数学教育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二者都强调了统计教学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收集整理有关统计思维和小学生统计思维的表现形式的研究,借鉴莫奈的统计思维M3ST框架,对统计思维涉及的相关维度进行划分,并梳理了课程标准有关小学统计内容的相关要求以及苏教版教科书中具体的内容编排,同时考虑近几年宿迁市小升初和期末数学试卷中统计内容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和访谈,了解目前学生统计思维水平的现状,以及学生在统计内容的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教学案例,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统计思维水平仍处于莫奈统计思维框架的具体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读图表、制作图表和计算平均数的能力,但数据分析的能力和对数据的统计意义的理解还比较薄弱;(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统计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偏重于书本知识和考试试题,缺乏实践操作,忽视实际应用;教学没有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以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能力为目标开展教学;学校缺少保存相关数据的措施和手段,让学生在收集数据时缺乏准确的借鉴.最后,根据调查的结果,论文对统计教学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统计意识的提高,根据现实情境中具体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完善学生对统计内容相关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