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编译《论语》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HUN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林语堂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迄今为止主要的成果集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林语堂翻译理论的基本论述、林语堂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以及对个别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研究上。其中在译本研究方面,以对《浮生六记》英译本研究最多。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文化差异的可译性、翻译文本的语言分析和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林语堂翻译生涯中最重要的贡献——将诸多中国经典文化形象通俗化地译介到西方鲜有谈及。 本文旨在对林语堂编译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从译者翻译策略以及孔子文化形象塑造方面进行研究。林语堂采取编译的形式将这一中国儒家经典形象通俗化地译介到西方。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为重新评估林语堂的编译思想及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目的语/文化翻译理论着重在描述翻译活动同译入语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该理论尤其注重翻译活动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以及以译入语文化的读者接受度为衡量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而非传统语言学译论中以译文忠实度为翻译标准。这一理论恰好适用于解读林语堂的编译活动。 林语堂对《论语》的重新选材很慎重。林语堂深知英文读者的需要以及西方文明所缺少的中国古典的人文情怀,在其编译《论语》过程中,他选取能表现孔子幽默,大度,富于智慧的章节,竭力塑造一个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教条主义桎梏的新孔子。 林语堂的对《论语》原文的重新选材与重新分章编排体现了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者和对外传播者,在对传统文化的进行批判的同时参照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选择。 林语堂的编译作品在西方读者中受到广泛欢迎。他的翻译策略和编译思想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我国古典文学翻译作品的通俗化传播具有很强的启示性。
其他文献
为了做大做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提出了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向特殊普通合伙形式的转变。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既是发达市场经济国
<正>小学语文学习的内容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就是识字、写字,这个内容也是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最重要的一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
<正>文言文复习是初中语文复习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时间紧,任务重,却收效甚微。就拿我校文言文复习通常做法为例,首先是进行复习学案编写,文学常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
针对小波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简单介绍了回转机械设备的重要地位、振声诊断的主要手段及其现阶段发展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阅读提出要求:"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其重点又是语言描写。教
为探明不同季节不同发酵时间有机物料发酵流体成分含量变化及其对连作苹果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富士/八棱海棠二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置季节(春、夏、秋)和发酵时间(30 d、
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善于将现实主义和神话原型结合在一起,来表现黑人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秀拉》是莫里森的早期作品。这部作品围绕主人公秀拉的叛
Web服务使企业应用集成和动态协作成为真正可能的、同时便于实施的解决方案。使用Web服务,通过松散的应用集成,将各个企业间的应用以Web服务的方式有效组织起来,实现跨企业的
<正>《财智》:如今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苦于找不到工作,可是美容行业却又招不到人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不少人对美容行业存有偏见。您对此有何看法?郭毛毛:我们必须承认,
随着数据业务以及多媒体应用的发展,互联网上的IP流量急剧增长,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能通过尽力服务满足各种各样IP服务的需要,提供服务质量势在必行.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