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生性植物用于植物修复可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率。本文以两种速生桉树纯巨5号和广林9号为实验材料,通过土壤盆栽梯度试验、小区试验以及野外矿区试验,研究两种桉树在重金属镉、铜、铅和锌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响应以及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和累积量,探讨两种桉树对重金属镉、铜、铅和锌胁迫的耐性、富集特征和修复潜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盆栽试验条件下,两种桉树对重金属Cd、Cu、Pb和Zn都具有较强耐性。两种桉树的株高、根长都随Cd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根和地上部的生物量都与Cd处理浓度之间呈现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而在Cu、Pb、Zn胁迫下,其株高、根长、各生物量指标以及光合参数都明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两种桉树在四种金属胁迫下,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总体上都表现出了低促高抑的现象,而其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则随重金属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盆栽试验条件下,纯巨5号和广林9号对Cd和Pb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而广林9号对Cu和Zn只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两种桉树根和地上部对Cd、Cu、Pb和Zn的含量和累积量随其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直线极显著增加或者二次项关系(P<0.001)。两种桉树对低浓度Cd、Cu和Pb的富集和迁移能力较强,对高浓度Zn的富集和迁移能力较强。在Cd最高处理浓度120 mgkg-1时,两种桉树地上部的Cd含量和累积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5.93 mg kg-1、13.31 mg kg-1和1005.66μg pot-1、721.17 μg pot-1。其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16-1.18、0.13-1.00和0.27-0.73、0.35-1.00。在Pb处理浓度1200 mg kg-1和600 mg kg-1时,其地上部的Pb含量和累积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75.20 mg kg-1、243.00 mg kg-1和12.10 mg pot-1、7.86 mg pot-1。其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36-0.87、0.40-0.88和0.10-0.63、0.09-0.65。在Cu处理下,广林9号地上部含量和累积量最高值分别为60.65 mg kg-1和1.08 mg pot-1。其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分别为0.06-0.30和0.21-0.48。在Zn最高处理浓度1500 mg kg-1时,其地上部Zn含量和累积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02.99 mg kg-1、27.66 mg pot-1。其地上部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分别为0.25-0.61和0.45-0.75。(2)小区实验表明,纯巨5号和广林9号对Cd、Cu、Pb和Zn混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两种桉树在小区条件下生长良好,未出现典型的重金属胁迫的毒害症,地上部生物量最大达到了858.70 g。其地上部Cd、Cu、Pb和Zn累积量分别达到了2.24 mg、6.03 mg、13.60 mg、25.50 mg和2.52 mg、6.95 mg、15.44 mg、29.18mg。(3)纯巨5号和广林9号能够适应恶劣的矿山环境,具有较强的修复潜力。广林9号能适应土壤贫瘠的矿区修复,而纯巨5号能适应气温较低的矿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