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的生命表与其对玉米蚜的捕食能力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_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防控因子。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蚜虫侵染的植株上,也在温室中被用来控制蚜虫种群数量。温度作为影响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在昆虫的种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其捕食情况,用以评估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物防治的效果,本文研究了四个温度条件(18℃、22℃、26℃、30℃)下的以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为取食对象的食蚜瘿蚊两性生命表与其捕食情况。结果如下:  1.食蚜瘿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26℃、30℃)的两性生命表的研究。食蚜瘿蚊各阶段存活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 18℃时最低,在 26℃时达到最高,30℃时较 26℃时稍有降低。繁殖力(F)在 22℃~30℃一直稳步上升,在 18℃时繁殖力的最高值仅有3.40±1.39粒,而在22℃时最高值提升到了23.39±7.27粒,在30℃时达到最大值56.44±10.49粒。平均世代周期(T)随着温度的上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由18℃升高至22℃时下降最为明显,从39.49±0.77d下降到了19.07±0.71d。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均随温度增长而增加,在 30℃时达到最高。净增长率(R0)在26℃之前随温度增长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在 30℃时较 26℃时略有降低。结果表明:低温对于食蚜瘿蚊的种群发展有极大的负面影响,食蚜瘿蚊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缓慢,各阶段发育历期变长,产卵量明显减少;相对较高的温度下食蚜瘿蚊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食蚜瘿蚊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迅速,各阶段发育历期与适宜温度相差不大,产卵量明显增加。  2.食蚜瘿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26℃、30℃)的幼虫捕食、杀伤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8℃的低温对食蚜瘿蚊幼虫的捕食量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食蚜瘿蚊的幼虫在低温条件下捕食量显著降低;30℃左右的高温对食蚜瘿蚊幼虫的捕食有促进作用,在 22℃至 30℃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食蚜瘿蚊幼虫的捕食量也随之显著增加。  试验结果表明,18℃左右的低温对于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以及对玉米蚜的捕食行为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在 26℃至 30℃时,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处于良好的状况并且对玉米蚜的捕食量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其他文献
The lack of attractiveness of the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become ahot topic of debate. Looking at the Kline chart of Shenzhen and ShanghaiStock Exchange, the a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诸省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以穗腐危害最甚。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种类至少有20种,其中黄色镰刀菌、弯角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禾谷镰刀茵、梨孢镰
对晨报来说,有两个竞争对手:晨报面对的是要从其他都市报手里夺市场,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就是互联网。北京报业竞争很激烈,可报业市场的盘子也很大,北京的报业市场是有前景的。
为探索虫生真菌和细菌两种重要杀虫微生物应用的新途径,延长药效期,提高防治效果,改善两种药剂在自然界中易受紫外线损伤的缺陷,本实验配制出细菌和真菌的12种复合乳剂、10种复合
该文是关于中国缟蝇科(双翅目:缟蝇总科)系统分类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文中概述了缟蝇科的生物学及研究意义、研究历史及现状,并描述了缟蝇科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常用特征.所有的
设计一种理论方法来寻找优秀举重运动员赛季前个性化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方式.利用现有的理论方法,对赛季前举重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模式管理进行研究和实际运用,结果显示,在基本
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如生产者诚信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监管不到位等多种因素,为避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建设造成危害,就必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高级论坛”上,中国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的三位主席首次联袂登场,畅言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他们指出,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大
玉米穗腐病是世界上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人畜健康。目前已经发现玉米穗腐病的致病菌有30多种,镰孢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中拟轮生镰孢为害
虫生真菌是昆虫种群的重要自然控制因子,真菌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虫生真菌的不同菌种或菌株的致病力和致死速度差异很大,其原因目前还不清楚。本文拟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