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4与P65相互作用的证实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P21活化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为Rho家族小鸟苷三磷酸酶(Rho-GTPase)Cdc42/Rac下游靶蛋白,参与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到目前为止PAK家族共有6个成员,皆含有氨基末端(N-末端)调节区和羧基末端(C-末端)激酶区。根据其结构相似性,将它们分为两类,Ⅰ类包括PAK1,PAK2和PAK3,Ⅱ类包括PAK4,PAK5和PAK6。两类PAK在结构、活化方式、生物学功能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下游靶蛋白。PAK4是Ⅱ类PAKs中首先发现的成员,对其功能的研究比较深入。随着PAK4下游蛋白的不断发现,已明确其在许多生物学活动如细胞骨架重排、细胞迁移、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PAK4还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尤其参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的病理过程。P65是本实验室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胎脑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PAK4新的相互作用蛋白。P65是一种神经特异性蛋白,可与突触膜蛋白Syntaxin直接结合,并形成复合物,通过调节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锚定、融合过程,实现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虽然P65是神经细胞胞吐过程中重要的蛋白,同时其相互作用蛋白可能在融合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仅少数几个P65结合蛋白被发现。本课题旨在证实PAK4与P65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初步探讨其生物学功能。实验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1、基因克隆相关分子生物学试剂。2、酵母双杂交和酵母质粒提取相关试剂。3、体外转录试剂盒。二、实验方法1、顺序转染法筛选PAK4相互作用蛋白P65。2、在AH109酵母菌中验证PAK4与P65相互作用。3、在大肠菌BL21中诱导P65蛋白的表达并纯化。4、利用GST-pull down实验体外验证PAK4与P65相互作用。结果酵母双杂交实验筛选出PAK4新的相互作用蛋白P65,测序结果表明PAK4可能与P65的C-末端相互作用。将其共转到AH109酵母菌中,进行酵母体内验证,结果显示两者能够相互作用,同时表明P65可能与PAK4的结合域与激酶域都相互作用。GST-pull down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两者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论1、P65是PAK4新的相互作用蛋白。2、PAK4可能与P65的C-末端相互作用。3、P65可能与PAK4的结合域与激酶域都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对迅速发展的养殖业-乳鸽的深加工进行研究,通过实验研制出了一种简单、易行、味美且营养价值高的酱乳鸽产品,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研究了橡胶林下橡胶木屑套袋无土栽培与橡胶段木脱袋覆土栽培对灵芝孢子粉的质量影响,检测结果表明:橡胶木屑套袋无土栽培采收的灵芝孢子粉纯度及产量均优于橡胶短段脱袋覆土
人工振动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环境污染,被列为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各种形式的人工振动都涉及弹性波的产生和传播,在既有振源与保护区之间设立屏障来切断弹性波的传播路径,衰
随着国内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和创业生态的日益完善,以孵化器为代表的创业服务机构逐渐向创业投资、多元化服务迈进,从服务形态上提高自身质量,同时加大对创业项目的入孵审核力
本文对玉米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进行分析。
非合作情况下,跳频信号参数准确快速的估计对于获取对方通信参数、产生跟踪式干扰等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固有时间尺度分解的跳频信号跳速的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迭代
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化归则是转化与归结 ,即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某种转化 ,归结到某一类已经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可见
目的分析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骶尾部外伤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5例骶尾部外伤患者拍摄骶尾骨正侧位片(DR),后行螺旋CT骶尾部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综述了海南岛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目前海南岛已记录的苔藓植物共有87 科227 属806 种,其中苔类33 科71属366 种,藓类51 科152 属436 种,角苔类3 科4 属4 种;苔藓植物的
轻度认知障碍(MCI)指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称的认知功能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并尚未达到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1〕。